//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播種和收穫,內維爾·戈達德 (Seedtime and Harvest, Neville Goddard)

播種和收穫,內維爾·戈達德  (Seedtime and Harvest, Neville Goddard)

播種期和收穫期

內維爾戈達德

金線末端

「我給你一根金線的末端;
只要把它捲成一個球,它就會帶你進入 建在耶路撒冷城牆上的
天堂之門。” 。 。 。布萊克


第1章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試著指出一些理解聖經和實現夢想的方法。

「你們不要懶惰,而是跟隨
那些透過信心和
耐心繼承應許的人。”
。 。 。希伯來書 6:12

許多喜歡古老熟悉的聖經經文的人,當他們自己試圖像讀任何其他書一樣閱讀聖經時,都會感到灰心,因為他們不明白聖經是用象徵主義語言寫成的,這是情有可原的。不知道它的所有特徵都是心靈法則和功能的化身;他們認為《聖經》是心理學而不是歷史,所以他們絞盡腦汁思考一段時間,然後就放棄了。這一切都太神秘了。要理解其意象的意義,《聖經》的讀者必須具有清醒的想像。

根據聖經,我們與亞當同睡,與基督同醒。也就是說,我們集體睡覺,單獨醒來。

“主上帝讓
亞當陷入沉睡,他就睡著了。”
。 。 。創世記 2:21

如果亞當,或一般的人,處於深度睡眠中,那麼聖經中記載的他的經歷一定是一個夢。只有醒著的人才能說出自己的夢,也只有懂得夢的象徵意義的人才能解釋夢。

“他們彼此說, 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說話, 為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
,我們的心不是在燃燒嗎 ?” 。 。 。路 24:32



聖經是對心靈法則和功能的啟示,以我們睡覺時進入的暮色王國的語言表達出來。因為這個暮色領域的象徵語言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相同的,所以這個領域的最新探索者——人類的想像力——將其稱為「集體無意識」。

然而,本書的目的並不是為您提供聖經符號的完整定義或對其故事的詳盡解釋。

我所希望做的就是指出你最有可能成功實現你的願望的方式。

「你想要什麼」只有透過有意識、自願地運用想像力並直接服從心靈法則才能獲得。

在這個想像領域的某個地方,有一種心情,一種願望實現的感覺,如果被運用,對你來說意味著成功。

這個領域,這個伊甸園——你的想像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廣闊,值得探索。

“我給你一根金線的末端;”你必須把它捲成一個球。

第二章  四大強者 THE FOUR MIGHTY ONES


“有河從伊甸園流出來
滋潤那園子,從
那裡分成
四道。”
。 。 。創 2:10

“每個人都有四張臉:…”
。 。 。以西結書 10:14

“我看到四個人被釋放,
在火中行走,他們
沒有受傷;第四個的形狀
就像
上帝的兒子。”
。 。 。但以理書 3:25

“每個人身上都有四個全能者。” 。 。 。布萊克

「四強」構成了人的自我,或說人中的神。每個人身上都有“四強”,但這些“四強”並不是四個獨立的存在,彼此分開,就像手指一樣。

「四強」是他心靈的四個不同方面,在功能和性格上各不相同,而不是居住在一個人身體上的四個獨立的自我。

「四強者」可能等同於四個希伯來字符:[Yodh、He、Waw、He,從右到左],它們構成了創造力的四個字母的神秘名稱[“Yahweh”,有時甚至是「耶和華」] 源自動詞「to be」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形式,並在其內部組合。

四字母被尊崇為人類創造力的象徵——「我是」——人類的四種創造性功能,在實際物質現像中實現自身潛在的品質。

我們可以透過將「四巨頭」與戲劇製作中最重要的四個角色進行比較來最好地理解「四巨頭」。

「全世界都是一個舞台,
所有的男人和女人
都只是演員;
他們有出口和入口;
一個人在他的時代扮演
許多角​​色……”
- 皆大歡喜第二幕第七場

製片、作者、導演、演員是一部戲劇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四個角色。

在生活的戲劇中,製片人的作用是暗示戲劇的主題。他以願望的形式做到這一點,例如「我希望我能成功」; 「我希望我能去旅行」; 「我希望我結婚了:等等。但是要出現在世界舞台上,這些一般主題必須以某種方式具體化並詳細制定。僅僅說「我希望我成功」是不夠的 - 也就是說太模糊了。

然而,第一部《Mighty One》僅僅暗示了一個主題。

主題的戲劇化就留給了第二個「強者」作者的獨創性。

在戲劇化這個主題時,作者只寫了該劇的最後一幕——但他寫得很詳細。

這個場景必須戲劇化地表達願望的實現。他在心裡盡可能地建構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場景,想像如果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將會經歷什麼。當場景清晰可見時,作者的工作就完成了。

製作人生戲中的第三位「巨無霸」是導演。導演的任務是確保演員忠實於劇本,並一遍又一遍地排練,直到他能夠自然地扮演這個角色。

這種功能可以比喻為受控和有意識引導的注意力——這種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暗示願望已經實現的行動上。

「第四個的形式就像上帝的兒子」——人類的想像力,演員。

第四個「全能者」在他自己的想像中執行預定的行動,這意味著願望的實現。此功能不會可視化或觀察操作。這個函數實際上上演了戲劇,並且一遍又一遍地表演,直到它呈現出現實的基調。

如果沒有滿足慾望的戲劇化願景,主題就只是一個主題,並永遠沉睡在未誕生的主題的廣闊房間中。如果沒有合作性的關注,服從實現慾望的戲劇性願景,所感知的願景也不會達到客觀現實。

「四強」是人類靈魂的四個部分。第一個是耶和華的王,他提出了這個主題;第二個是耶和華的僕人,他以戲劇性的異象忠實地闡述了主題;第三個是耶和華的人,他專注並服從實現願望的異象,他將遊離的想像力帶回劇本「七十乘七」。 「第四種形式」是耶和華本人,他在心靈的舞台上表演了戲劇化的主題。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他本有神的形象,
不以自己
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 腓立比書 2:5,6

生命的戲劇是人類靈魂四個部分的共同努力。

“你所看到的一切,雖然看起來在外面,但
它都在你的想像之中,而這個
死亡世界只是其中的一個影子。”
- 布萊克

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旨在表達主題的視覺結構——這個主題已經在其他地方戲劇化、排練和表演過。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看到的是一種光學結構,旨在表達人類想像中戲劇化、排練和表演的主題。

「四強者」構成了人的自我,或人體內的上帝:人所看到的一切,儘管它看起來沒有,都不過是投射在空間螢幕上的陰影——自我設計的光學結構,告訴他關於他自己構思、戲劇化、排練和表演的主題。

「受造物受制於虛榮”,以便他能夠意識到自我及其功能,因為有了自我及其功能的意識,他就可以為某個目的而行動;他可以有一個有意識的、自我決定的歷史。

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他無意識地行動,並呼求客觀的上帝將他從自己的創造物中拯救出來。

「主啊,我呼求多久,
你仍不垂聽!即使
向你呼求暴力,
你也不得拯救!”
- 哈巴谷書 1:2

當人們發現生活是他自己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書寫的一齣戲劇時,他就會停止對他人進行盲目的自我折磨。

相反,他會重寫劇本以符合他的理想,因為他會意識到劇本的一切改變都必須來自於他內心「四巨頭」的配合。只有他們才能改變劇本並做出改變。

他世界裡的所有男人和女人都只是演員,他們無法改變他的戲劇,就像劇院螢幕上的演員無法改變畫面一樣。所期望的改變必須在他的心靈劇場中構思、戲劇化、排練和表演。

當第四個功能——想像——完成了排練修改版戲劇的任務,直到它變得自然時,帷幕就會在這個看似堅實的世界中升起,「四大天王」將在真實的戲劇中蒙上陰影。

男人和女人會自動扮演自己的角色,以實現戲劇化的主題。演員們,由於他們在世界戲劇中的不同角色,變得與個人的戲劇化主題相關,並且因為相關,被吸引到他的戲劇中。他們將扮演自己的角色,並始終堅信是他們自己發起了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他們這樣做是因為:

「父啊,你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
我在他們裡面,你也在我裡面。」
- 約翰福音 17:21, 23

我與人類息息相關。我們是一體的。我們都在人生的戲劇中扮演著製片、作者、導演、演員四個角色。我們中的一些人是有意識地這樣做,有些人則是無意識地這樣做。我們有必要有意識地這樣做。這樣,我們的戲才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然後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內在獨一神的四個功能,這樣我們才能像祂的兒子一樣得到神的陪伴。

“人不應該只是一個人:
他的目標應該更高。
因為只有神才願意與神
為伴。”
——安吉魯斯‧西萊修斯

1946年1月,我帶著妻子和小女兒到英屬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度假。由於不知道獲得回程機票有什麼困難,我在離開紐約之前沒有預訂回程機票。抵達巴貝多後,我發現只有兩艘船為這些島嶼提供服務,一艘來自波士頓,一艘來自紐約。我被告知在九月之前兩艘船上都沒有可用空間。由於五月的第一周我要在紐約度過,所以我把自己的名字列入了四月航行的漫長等待名單上。

幾天后,這艘來自紐約的船停泊在港口。我仔細觀察了一下,決定這就是我們該搭乘的船。我回到酒店,決定如果我們真的在那艘船上航行的話,我的內心會採取行動。我在臥室的一張安樂椅上坐下來,沉浸在這個富有想像的動作中。

在巴貝多,當我們登上一艘大型汽船時,我們會乘坐機動汽艇或划艇進入深港。我知道我必須抓住我們在那艘船上航行的感覺。我選擇了從補給艇上走下來,爬上輪船跳板的內在動作。我第一次嘗試時,到達跳板頂部後,我的注意力就分散了。我重新振作起來,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我不記得自己在想像中進行了多少次這樣的動作,直到我到達甲板,回頭望著港口,帶著離開時的甜蜜悲傷的感覺。我很高興回到紐約的家,但在告別可愛的島嶼以及我們的家人和朋友時又懷念不已。我確實記得,我曾多次嘗試以航行的感覺走上跳板,其中一次我睡著了。醒來後,我開始進行白天和晚上的日常社交活動。

第二天早上,我接到輪船公司的電話,要我到他們的辦公室領取四月航行的船票。我很好奇為什麼巴貝多被選中接受取消預訂,為什麼我在漫長的等待名單中要預訂,但代理只能告訴我,那天早上收到了一封電報從紐約出發,提供三人乘機。我不是第一個打電話給我的代理人,但由於她無法解釋的原因,她打電話的人說現在他們發現四月航行不方便。我們於4月20日起航,於5月1日上午抵達紐約。

在我的戲劇的製作過程中——五月一日乘船航行將把我帶到紐約——我扮演了戲劇中四個最重要的角色。作為製作人,我決定在某個時間乘坐一艘特定的船航行。我扮演作者的角色,寫了劇本——我想像了內心的行動,它與我的願望實現時我會採取的外在行動相一致。身為導演,我排練了自己,也就是演員,想像中的爬跳板動作,直到感覺完全自然為止。

當這一切完成後,外在世界的事件和人物迅速發生變化,以符合我在想像中建構和上演的戲劇。

“我看到神秘的幻象流動
並生活在人類、樹林和溪流中。
直到我不再能夠
從我自己的夢中了解生命之流。”
- 喬治·威廉·拉塞爾(AE)

我向舊金山的一位觀眾講述了這個故事,觀眾中的一位女士告訴我,當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她是如何無意識地使用同樣的技巧的。

事件發生在聖誕節前夕。她感到非常悲傷、疲倦和自憐。她深愛的父親突然去世了。她不僅在聖誕節期間感受到了這種失落,而且還迫使她放棄了計劃中的大學生活並去工作。這個下雨的聖誕夜,她搭乘聖地牙哥有軌電車回家。車上充滿了快樂的年輕人回家過節的快樂閒聊。為了不讓周圍的人看到她的淚水,她站在車頭的空地上,將臉轉向天空,讓淚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她閉著眼睛,緊緊握住車欄,對自己說:「這不是我嚐到的眼淚的鹽,而是風中海水的鹽。這不是聖地亞哥」 ,這是南太平洋,我正駛入薩摩亞灣」。抬頭望去,在她的想像中,她建造了她想像中的南十字星。她沉浸在這種沉思中,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突然間,她就到了隊伍的最後,到家了。

兩週後,她收到芝加哥一位律師的消息,他說他為她持有三千美元的美國債券。幾年前,她的一位阿姨去了歐洲,並指示如果她不返回美國,這些債券將轉交給她的侄女。
律師剛收到阿姨去世的消息,現在正在執行她的指示。

一個月後,女孩搭船前往南太平洋的島嶼。當她進入薩摩亞灣時,已經是晚上了。低頭一看,她看到船在海浪中破浪而行,白色的泡沫就像“女士嘴裡的骨頭”,隨風帶來了海水的鹽分。值班人員對她說:“那裡有南十字星”,她抬頭一看,看到了她想像中的南十字星。

在此期間,她有很多機會建設性地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但由於她是無意識地這樣做的,所以她沒有意識到這一切背後有一個法則。現在她明白了,她也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的戲劇中扮演四個主要角色,為他人和自己的利益創作戲劇。

「士兵們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後
,就把他的衣服
分成四部分,每個士兵
各一份;還有他的外套;現在外套
是沒有接縫的,是從
頂部編織起來的。”

- 約翰福音 19:23

第三章  信心的恩賜 THE GIFT OF FAITH


「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卻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 - 創世記 4:4, 5

如果我們查考聖經,我們就會
意識到
上述引文的含義比
字面閱讀所賦予的含義要深刻得多
。主就是你
自己的意識,「…你對以色列人說
,自有永有者打發我
到你們這裡來…
出埃及記 3:14」。 「我是」是主的自我定義。

該隱和亞伯身為主的孫子,只能是你自己意識的兩個不同功能的化身。作者非常關心表現“人類靈魂的兩種相反的狀態”,他用了兩個兄弟來表現這些狀態。兩兄弟代表了每個人所擁有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一是感官的有限感知,二是對世界的富有想像力的看法。該隱——第一種觀點——是對錶象的被動屈服,並在外在世界的基礎上接受生活:這種觀點不可避免地導致未滿足的渴望或滿足於幻滅。阿貝爾──第二種觀點──是一種慾望得到滿足的願景,將人提升到感官證據之上,達到一種解脫的狀態,在那裡他不再因慾望而憔悴。對第二種觀點的無知是靈魂之火。第二種見地的知識是它飛向願望實現天堂的翅膀。

“來吧,吃我的麵包,喝
我混合的風,
拋棄愚昧,活下去。”
- 箴言 9:56

在寫給希伯來人的書信中,作者
告訴我們,亞伯的獻祭
就是信心,作者說:
“沒有信心,就不可能討
他的喜悅。”
希伯來書 11:6

「信心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透過信心,我們了解到
世界是由
上帝的話語所建構的,所以所見之事並不是
由已顯現之事構成的。 」
- 希伯來書 11:1, 3

該隱提供了主意識所拒絕的感官證據,因為接受這份禮物作為未來的模型將意味著當前狀態的永久固定和延續。病人就是病人,窮人就是窮人,小偷就是小偷,殺人犯就是殺人犯,等等,沒有救贖的希望。

主,或意識,不尊重這種被動使用想像力--這是該隱的禮物。他對亞伯的天賦感到高興,亞伯代表人類為自己和他人積極、自願、充滿愛心地發揮想像。

「讓軟弱的人說,我是剛強的。
」—約珥書 3:10

讓男人不顧外表,宣稱自己是他想成為的人。讓他想像美,他的感官揭示灰燼,歡樂,見證哀悼,財富,見證貧窮。只有透過這種積極、自願地運用想像力,人類才能得到提升,伊甸園才能得以恢復。

理想總是等待著具體化,但除非我們自己將理想獻給主,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假設我們已經是我們尋求體現的那個,否則它就無法誕生。主需要祂每日的信心羔羊來塑造世界,使其與我們的夢想和諧一致。

「亞伯因著信,向神獻上的
祭物,比該隱所獻的祭物更美。」
- 希伯來書 11:4

信仰為了不明顯的真理而犧牲明顯的事實。信仰堅守基本真理,即透過假設的媒介,不可見的狀態變成可見的事實。

“除非相信
你沒有看到的東西,否則信仰是什麼?”
- 聖奧古斯丁

就在最近,我有機會觀察到一個有信心相信她沒有看到的事情的人所取得的奇妙結果。

一位年輕女子要我見見她的姊姊和她三歲的姪子。他是個優秀、健康的小伙子,有著清澈的藍眼睛和異常細膩、無瑕疵的肌膚。然後,她給我講了她的故事。

這個男孩出生時,除了一側臉上有一塊又大又醜的胎記外,各方面都很完美。他們的醫生建議他們對這種疤痕無能為力。訪問多位專家也證實了他的說法。聽到判決後,阿姨給自己定下了證明自己信仰的任務——一個假設,儘管被感官證據所否認,但如果堅持下去,就會變成事實。

每當她想到嬰兒時,她常常會在想像中看到一個八個月大的嬰兒,有著完美的臉,沒有任何疤痕。這並不容易,但她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這就是亞伯的恩賜,令上帝喜悅。她堅持自己的信念——她相信那些看不見的東西。結果,她在孩子八個月生日那天去看了她的姐姐,發現他的皮膚完美無瑕,沒有任何胎記。 「運氣!巧合!該隱喊道。不。亞伯知道這些是那些沒有信心的人給信心的行為所起的名字。

“我們行事為人是憑信心,不是憑眼見。” - 哥林多後書 5:7

當理性和生活事實反對你想要實現的想法,而你接受你的感官證據和理性的指示作為真理時,你就給主——你的意識——帶來了該隱的禮物。顯然,這樣的祭品並不討他的喜悅。

地球上的生命是圖像創作的訓練場。如果你只使用你的感官所決定的模式,你的生活不會有任何改變。你來這裡是為了過更豐富的生活,所以你必須使用想像的無形模型,讓結果和成就成為你創造能力的關鍵考驗。只有當你假設願望實現的感覺並繼續下去時,你才能提供令你滿意的禮物。

“當亞伯的禮物是我的衣服時
,我就能實現我的願望了。”

先知瑪拉基抱怨人類搶奪了上帝:

“你們卻說,我們搶了
你什麼?什一稅和供物。”
- 瑪拉基書 3:8

基於理性的事實和
反對尋求表達的想法的感官證據,剝奪了你對 無形狀態現實的
信念。
但“信是
未見之事的確據”,並透過
信“善稱那些不存在的事如同它們…
羅馬書 4:17”。

稱其為未見之物;假設你的願望得到滿足的感覺。

萬軍之耶和華說:「…萬軍之耶和華
說,我的屋子裡可能有食物,以此來考驗我
,如果我不為你們打開
天上的窗戶,為你們傾倒祝福
,那麼,就沒有
足夠的空間了
- 瑪拉基書 3:10

這是一對居住在加州薩克拉門託的夫婦的故事,他們拒絕接受自己感覺的證據,拒絕被搶劫,儘管表面上似乎有所損失。妻子送給丈夫一隻非常貴重的手錶。由於他對這份禮物的感情,這份禮物的價值倍增。他們對手錶進行了一些儀式。每天晚上,當他取下手錶時,他都會把它交給她,然後她把它放在衣櫃裡的一個特殊盒子裡。每天早上她都會把手錶拿給他戴上。

有一天早上,手錶不見了。他們都記得前一天晚上扮演了平常的角色,因此手錶不是丟失或放錯地方,而是被偷了。當場,他們決定不接受它真的消失的事實。他們彼此說:“這是一個實踐我們信念的機會。”他們決定,在他們的想像中,他們將執行他們的習慣儀式,就好像手錶確實在那裡一樣。在他的想像中,每天晚上丈夫都會把手錶摘下來送給妻子,而在她的想像中,她接過手錶並小心翼翼地收起來。每天早上,她都會從盒子裡取出手錶,交給她的丈夫,而他則戴上它。他們忠實地這樣做了兩週。

經過十四天的守夜活動後,一名男子走進了薩克拉門托唯一一家可以認出這隻手錶的珠寶店。當他提供寶石進行鑑定時,店主注意到了他佩戴的手錶。他藉口需要仔細檢查這塊石頭,走進一間內部辦公室並報了警。警方逮捕該男子後,在他的公寓裡發現了價值一萬多美元的被盜珠寶。在「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行走的過程中,這對夫婦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手錶——並且還幫助許多其他人重新獲得了似乎永遠失去的東西。

“如果一個人自信地朝著
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並努力過上
自己想像中的生活,那麼他就會 在平常的時間裡
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梭羅

第四章 存在的尺度 THE SCALE OF BEING 


「他夢見一個梯子
立在地上,梯子的頂端
直達天上。
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升降
。看哪,主站在梯子上面…」
- 創 28:12, 13

在夢中,在夜晚的異像中,當雅各陷入沉睡時,他內心的眼睛被打開,他看到世界是一系列上升和下降的意識水平。這是對世界奧秘最深刻洞察的揭示。雅各看到了價值或意識狀態的上升和下降的垂直尺度。這賦予了外在世界的一切意義,因為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價值尺度,生命就沒有意義。

每時每刻,人都站在意義的永恆尺度上。沒有任何曾經發生過或現在正在發生的物體或事件是沒有意義的。一個物體或事件對個人的意義是其意識層次的直接指標。

例如,你拿著這本書。在某種意識層面上,它是空間中的物體。

在更高的層面上,它是紙上的一系列字母,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在更高的層面上,它是一種意義的表達。

向外看,你首先看到的是書,但實際上,意義是第一位的。它比紙上的字母排列或作為空間物體的書本具有更高的意義。意義決定了字母的排列;字母的排列僅表達意義。其意義是不可見的,並且高於可見的字母排列的水平。如果沒有要表達的意義,就不會寫出和出版任何書。

“看哪,主站在它上面。”

主與意義合而為一-造物主,生命現象的原因。

「太初有道,
道與神同在,道
就是神。」 - 約翰福音 1:1

一開始就是意圖──意義──意圖與意圖者在一起,意圖就是意圖者。時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和事件的重要性低於產生它們的意義。一切事物都是由意義創造的,沒有意義的事物就不是被創造出來的。所見的一切都可以被視為未見的更高層次的意義在較低層次上的影響,這一事實是一個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事實。

我們通常的程序模式是試圖解釋較高層次的意義——事情為什麼發生——用較低層次的意義——事情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發生。例如,讓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事故並嘗試解釋它。

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所發生的事情的層面上——事故是太空中的事件——一輛汽車撞上了另一輛汽車,幾乎將其摧毀。我們中的一些人生活在事故「如何」發生的更高層面上——那是一個雨夜,道路很滑,第二輛車滑入了第一輛車。在極少數情況下,我們中的一些人會達到「為什麼」發生此類事故的最高或因果水平。然後我們開始意識到不可見的事物,即產生可見事件的意識狀態。

在這個例子中,這輛被毀壞的汽車是由一位寡婦駕駛的,儘管她覺得自己負擔不起,但她非常希望改變她的環境。這位寡婦聽說,透過正確運用她的想像力,她可以做她想做的事,成為她想成為的人,她一直想像自己實際上生活在她渴望的城市裡。同時,她生活在個人和經濟上的損失意識中。於是,她為自己招來了一場看似又是一次損失的事件,但保險公司付給她的這筆錢卻讓她的生活做出了自己想要的改變。

當我們看到看似事故背後的“原因”,以及產生事故的意識狀態時,我們就會得出不存在事故的結論。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看不見的意義。

獲悉事故發生的人、知道事故「如何」發生的人以及知道事故「為何」發生的人對該事故的認識處於三個不同的層次。從上升的角度來看,每上升一個層次,我們就離事故真相更近了一步。

我們應該不斷努力將自己提升到更高的意義水平,而這種意義始終是無形的、高於物理事件的。但是,請記住,生命現象的意義或原因只能在人類的意識中找到。

人如此全神貫注於生活戲劇的可見的一面——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發生的一面——以至於他很少去思考它發生的「為什麼」的不可見的一面。他拒絕接受先知的警告:

“可見的事物並不是由
確實出現的事物構成的。”
- 希伯來書 11:3

他對“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發生”的描述在他相應的思維水平上是正確的,但是當他問“為什麼”發生時,所有的物理解釋都崩潰了,他被迫尋找“為什麼” ,或者說它的意義,在無形的和更高的層面上。事件的機械分析僅涉及事物的外在關係。這樣的過程永遠無法達到掌握事件發生原因的秘密的程度。人類必須認識到,較低和可見的層面源自於不可見和較高層面的意義。

需要直覺來將我們提升到意義的層次-提升到事情發生的原因的層次。讓我們聽從古代希伯來先知的建議,“舉目向山”,觀察那裡正在發生的事情。看看哪些想​​法是我們接受的真實的,哪些狀態是我們同意的,哪些夢想,什麼願望——最重要的是,什麼意圖。正是從這些山丘中,所有的事物都在意義的垂直尺度上揭示了我們的身材——我們的高度。如果我們仰望“在面紗後面工作的我內在的你”,我們就會看到生命現象的意義。

事件出現在空間螢幕上,表達了人類不同的意識層次。他的意識層次的改變會自動導致他生命現象的改變。在他改變意識層次之前試圖改變條件是徒勞無功的。當人在意義的垂直尺度上提升時,他就拯救了世界。

在這本書的類比中,我們看到,當意識被提升到人類可以看到字母排列所表達的意義的水平時,它也包括了字母是按照一定規則排列的知識,並且這些字母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的。這本書的真實內容也適用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事件。


「在我聖山的遍處,它們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
認識耶和華的知識必充滿遍地,
好像水充滿洋海一樣。”
- 以賽亞書 11:9

沒有什麼是可以丟棄的;一切都需要被救贖。我們的生活,在意義的垂直尺度上向著不斷增強的意識提升——對具有更高意義的事物的意識——就是這種救贖得以實現的過程。

就像人類將字母排列成單詞,將單字排列成句子來表達意義一樣,生活也安排環境、條件和事件來表達人們看不見的意義或態度。沒有什麼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人不知道更高層次的內在意義,只能看到事件的動人全貌,卻看不到生命的意義。總有一定程度的意義決定事件及其與我們生命中的重要關係。

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在看似邪惡的事物中抓住善意;保留判斷力,在未解決的問題中採取正確的行動。

就在幾年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中間看似不公平的現象感到震驚。這個故事在廣播、電視和報紙上都有報導。你可能還記得這個事件。一名在朝鮮陣亡的年輕美國士兵的遺體被運回家安葬。就在儀式開始前,他的妻子被問了一個例行問題:她的丈夫是白人嗎?當她回答說他是印度人時,埋葬被拒絕了。這種拒絕符合該社區的法律,但卻引起了整個國家的關注。我們感到憤怒的是,任何為國家服務而被殺的人都不應被埋葬在他的國家的任何地方。這個故事引起了美國總統的注意,他以完全軍事榮譽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舉行了葬禮。葬禮結束後,妻子告訴記者,她的丈夫一直夢想著以英雄的身份死去,並以完全的軍事榮譽來舉行英雄的葬禮。

當我們美國人必須解釋為什麼像我們這樣進步、聰明的人不僅在我們自由勇敢的偉大土地上頒布而且支持這些法律時,我們很難得到解釋。作為觀察者,我們只看到了「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發生。我們不明白它發生的「原因」。

如果那個年輕人想要實現他的夢想,那場葬禮就必須被拒絕。我們試圖從較低層次的「如何」發生來解釋這齣戲劇,這種解釋不能滿足那些問「為什麼」發生的人。

從更高的意義層面來看,真正的答案將是對我們普遍思考習慣的顛覆,以至於它會立即被拒絕。事實是,未來的狀態是當前事實的原因——印度男孩夢想著英雄的死亡,並獲得充分的軍事榮譽,就像麥克白夫人“超越了這個無知的現在”,並且可以“立即感受到未來” 。

“……他雖然死了,但仍能通過它
說話。”
- 希伯來書 11:4

第五章  生命的遊戲  THE GAME OF LIFE


“我可以更容易地教導二十個人應該做什麼
,而不是成為
二十個人中的一員,遵循我自己的教導。”
——莎士比亞

拋開我的懺悔,我現在將教你如何玩人生的遊戲。人生是一場遊戲,就像所有遊戲一樣,它有它的目標和規則。

在男人們編造的小運動中,如板球、網球、棒球、足球等,規則可能會不時改變。在改變被商定之後,人們必須學習新的規則並在公認的規則框架內玩遊戲。

然而,在人生的遊戲中,規則不能改變,也不能打破。只有在其普遍的、永恆的固定規則的框架內,生命的遊戲才能進行。

人生的遊戲是在心靈的競技場上進行的。

在玩遊戲時,我們首先要問的是:“它的目的和目的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遊戲規則是什麼?”在人生的遊戲中,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提高意識──對更重要事物的意識;我們的第二個目標是實現我們的目標,實現我們的願望。

至於我們的慾望,規則只能指出我們應該如何實現它們,但慾望本身必須是個人自己關心的事。生活遊戲的規則很簡單,但需要一生的練習才能明智地使用它們。這是規則之一:

“他心裡怎樣想,
他就是怎樣。” - 箴言 23:7

思考通常被認為是完全不受約束和自由的功能,沒有任何規則來約束它。但事實並非如此。思維在有限的領域內依照自己的流程移動,有明確的路徑和模式。

“思考遵循一個人內心對話所留下的軌跡。”

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透過明智地運用意和言語來實現我們的目標。

我們大多數人完全沒有意識到我們內心正在進行的心理活動。但為了成功地玩生命遊戲,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的每一個心理活動,因為這種以內在對話形式存在的活動是我們生命外在現象的原因。

「……人所說的一切閒話,在 審判的
日子,必供出來。

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 也
必憑你的話被定罪。

聖言的律法是不能違背的。
“……他的骨頭一根也不能折斷。”
- 約翰福音 19:36

聖經的律法從來不會忽略內在的話語,也不會允許我們對它的力量的無知。它塑造我們的生活,就像我們透過內在的對話塑造自己的生活一樣。這樣做是為了向我們揭示我們在生活舞台上的位置。人生的遊戲中沒有對手;只有目標。

不久前,我和一位成功的慈善商人討論過這個問題。他給我講了一個關於他自己的發人深省的故事。

他說:「你知道,內維爾,我十四歲的時候第一次了解到人生目標,那是在學校的操場上。我擅長田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但還有一場比賽要跑我和另一個男孩進行了激烈的競爭,我決心擊敗他,這是事實,但是,當我盯著他時,第三個男孩贏得了比賽,他被認為根本沒有競爭。

「那次經歷給了我一個教訓,我一生都在使用。當人們問我成功的原因時,我必須說,我相信這是因為我從未將『賺錢』作為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明智的,有效地利用金錢」。

這個人的內心對話是基於他已經有錢的前提,他內心不斷的疑問:如何正確地使用它。

那個努力「弄」錢的人的內心對話只能證明他缺錢。

由於他對話語的力量一無所知,他正在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設置障礙;他關注的是比賽而不是目標本身。

“親愛的布魯圖斯,錯誤不在於我們的星星,
而在於我們自己,我們是下屬。”
- 朱利葉斯凱撒:第一幕第二場

正如“世界是由上帝的話語所建構的”一樣,我們作為“親愛的孩子們的上帝模仿者”,透過我們全能的人類內在話語創造了我們生活的條件和環境。

如果沒有練習,再深奧的遊戲知識也不會產生理想的結果。

「對那些知道行善的人來說」——也就是說,知道規則——但不去行,對他來說就是罪」。換句話說,他將錯過他的目標,無法實現他的目標。

在才幹的比喻中,主人對忽視使用他的恩賜的僕人的譴責是明確無誤的,並且在發現了生活遊戲規則之一後,如果我們忽視它,就會面臨失敗的風險。不使用的天賦,就像不運動的肢體一樣,會沉睡,最後萎縮。我們必須是「聖言的實踐者,而不僅僅是聽道者」。由於思維遵循自己內心對話所設定的軌跡,因此我們不僅可以透過觀察自己的內在對話來了解自己在生活的競爭場上的走向,還可以透過控制和指導自己的內心來決定我們將走向何方。

如果你已經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你會怎麼想、說什麼、做什麼?開始在內心思考、說、做。有人告訴你“天堂裡有一根可以揭示秘密的權杖”,你必須永遠記住天堂就在你之內;為了清楚地表明神是誰,他在哪裡,以及他的秘密是什麼,但以理繼續說:「這些都是你的夢和你頭腦中的異象」。它們揭示了你所束縛的軌道,並指出了你前進的方向。

一位女士就是這樣做的,將她不幸綁在上面的鐵軌轉向她想去的方向。兩年來,她與她最愛的三個人保持著疏遠。她和媳婦發生了爭吵,媳婦把她趕出了家門。這兩年,她雖然給孫子送了無數禮物,卻沒有見到兒子、媳婦、孫子,也沒有音信。每天,每次想起家人,她都會和媳婦進行心理對話,指責她吵架,指責她自私。

一天晚上,當她聽到我的一場演講時——正是這場關於生命遊戲以及如何玩它的演講——她突然意識到她是造成長時間沉默的原因,她,而且只有她一個人,必須為此做點什麼。在意識到自己的目標是維持以前的愛情關係後,她為自己設定了徹底改變內心談話的任務。

那天晚上,她在想像中寫了兩封充滿愛意、溫柔的信,一封是媳婦寫的,另一封是孫子寫的。她在想像中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這些信,直到在收到信的喜悅中睡著了。她每晚都重複這個想像的行為,連續八個晚上。第九天早上,她收到了一個信封,裡面有兩封信,一封是媳婦的,一封是孫子的。這些信都是充滿愛、溫柔的邀請她去拜訪他們的信,幾乎是她在心裡建構的信的複製品。她有意識地、充滿愛心地運用自己的想像力,把束縛自己的軌道轉向了自己想要走的方向,走向幸福的家庭團聚。

態度的改變就是生活舞台上位置的改變。生命的遊戲並不是在所謂的空間和時間中進行的;而是在空間和時間中進行的。生命遊戲中真正的動作發生在心靈的競技場上。

“失去你的靈魂,你的靈魂
又會重新找到;
將你獨立的心靈朝著那個目標邁進
。”

——勞倫斯‧豪斯曼 


第六章  “時間,時間,半”   "TIME, TIMES, AND AN HALF"


「有人對河水上那身穿細麻衣的人說,
這些奇事要到幾時才結束呢?我聽見 河水上
那身穿細麻衣的人 向天舉起右手和左手時, 向永生者發誓,這將 持續一、二、半。 - 但以理書 12:6, 7




在我在洛杉磯舉辦的一場關於《聖經》故事背後隱藏意義的演講中,有人要求我解釋上面引自《但以理書》的內容。在我承認我不知道那段特定段落的含義後,觀眾中的一位女士對自己說:「如果頭腦按照它開始的假設行事,那麼我會找到那個問題的真正答案並告訴它給內維爾。 」這就是她告訴我的。

「昨晚有人問:『但以理書 12:7 中記載的『一時、一時、半』是什麼意思?”昨晚睡覺前,我對自己說:“現在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所以我會假設我知道它,當我睡覺時,我的大我會找到答案,並在夢想或願景。’”

「早上五點左右我就醒了。起床太早了,所以我躺在床上很快就陷入了半夢半醒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位老太太的畫面。她坐著坐在搖椅上來回搖晃,然後一個聽起來像你的聲音對我說:“一遍又一遍地做,直到它呈現出現實的語氣。”

「我從床上跳起來,重讀了《但以理書》第十二章,這是我得到的直觀答案。以第六節和第七節為例,因為它們構成了昨晚的問題,我覺得如果聖經人物所穿的衣服正如您所教導的那樣,穿著與他們的意識水平相對應,那麼亞麻布確實代表了非常高的意識水平,因為“穿著亞麻布的人”站在“河水之上” ,並且如果按照您的教導,水象徵著一種高度的心理真理,那麼能夠在其上行走的人一定真正代表了一種崇高的意識狀態,因此我覺得他所說的確實是非常有意義的,現在問他的問題是「多久」。他的回答是:“一次、兩次、半次。”記得我看到老婦人來回搖晃,還有你的聲音告訴我“一遍又一遍地做,直到它呈現出現實的基調”,並記得這個願景和你的指示是我的回應假設我知道答案,我直覺地感覺到,「穿亞麻衣服的人」所提出的問題意味著,我所夢想的美好夢想要多久才能成為現實,而他的答案是,「重來一遍」。它呈現出現實的基調」意味著執行暗示願望實現的想像行動;

「次」是指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想像的動作,「半」是指在進行想像的動作時入睡的時刻,因為這樣的時刻通常在預定的動作完成之前到達,因此可以說是時間的一半或一部分。

透過簡單地假設她確實知道答案來獲得對聖經的內在理解,對這個女人來說是一次美妙的經歷。然而,要了解「一次、一次、半」的真正意義,她必須將她的理解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永遠不會失去檢驗這種理解的機會,無論是為自己或為他人。

幾年前,一位和我們住在同一棟公寓的寡婦來找我談她的貓。貓是她忠實的伴侶,也是她心中的摯愛。然而,他當時八歲了,病得很重,而且非常痛苦。他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也不願從她的床底下走出來。兩名獸醫看到了這隻貓,並建議該女子這隻貓無法治愈,應立即讓其安眠。我建議那天晚上,在睡覺前,她在想像中創造一些動作,以表明這隻貓是以前健康的自己。我建議她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做,直到它呈現出現實的基調。

這一點,她答應了。然而,要么是因為對我的建議缺乏信心,要么是因為對自己執行想像中的行動的能力缺乏信心,她要求她的侄女和她一起過夜。

提出這個要求是為瞭如果貓早上不舒服,姪女可以把它帶到獸醫那裡,而她作為主人,就不必自己面對如此可怕的任務。那天晚上,她坐在安樂椅上,開始想像那隻貓在她身邊嬉戲,抓撓家具,做許多她通常不允許的事情。每當她發現自己的思緒偏離了預定的任務,去觀察一隻正常、健康、活潑的貓時,她就會把注意力帶回房間,重新開始她的想像行動。她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做,直到最後,在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中,她仍然坐在椅子上睡著了。

凌晨四點左右,她被貓的叫聲吵醒了。他站在她的椅子旁邊。吸引了她的注意後,他帶著她來到廚房,向她要食物。她給他倒了一點溫牛奶,他很快喝了下去,並哭著要更多。

那隻貓又舒適地生活了五年,沒有痛苦,沒有疾病,在睡夢中自然死亡。

「這些奇蹟要多久才能結束
?…一次,一次,半次。
在夜間異象的夢中,當
人們沉睡
在床上,熟睡時;然後他開啟人們的耳朵
,封印他們的指示。”
- 約伯記 33:15, 16

第七章  像蛇一樣聰明 BE YE WISE AS SERPENTS



“……因此,你們要像蛇一樣聰明,像
鴿子一樣無害。”
- 馬太福音 10:16

蛇透過將自身的一部分骨化來形成皮膚的能力,以及當它長大時脫落每片皮膚的能力,使人類將這種爬行動物視為無盡生長和自我繁殖力量的象徵。因此,人被告知要“像蛇一樣聰明”,並學習如何蛻去他的皮膚——他的環境——這是他固化的自我;人必須學會「失去他、放開他」。 。 。如何「脫老」。 。 .如何向老人死去,但又像蛇一樣知道他「不一定會死」。

人還沒有意識到,他的肉體之外的一切也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的世界和他所生活的一切狀況只不過是他意識狀態的表現。

當他知道這個道理時,他就會停止徒勞的自我爭鬥,像蛇一樣,放下舊的,生長出新的環境。

「人是不朽的;因此他必須
永無止境地死去。因為生命是一種創造性的想法;
它只能以不斷變化的形式發現自己。”
——泰戈爾

在古代,蛇也與守護寶藏或財富有關。 「像蛇一樣聰明」的訓誡是對人類的建議,喚醒他精巧的身體——他的想像力——的力量,讓他像蛇一樣,可以成長又長大,死了卻又不死,因為從這樣的死亡和復活中只有拋棄舊的、穿上新的,才能實現他的夢想並找到他的寶藏。正如「耶和華神所造的,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創 3:1),即便如此,想像力也比耶和華神所造的天上一切的生物更狡猾。想像力是這樣的生物:

「……被屈從於虛榮,不是自願的,
而是因為那
在希望中屈從於虛榮的人……因為我們因希望而得救:
但所見的希望並不是希望:因為
人所看到的,他
為什麼還希望它發生

- 羅馬書 8:20, 24, 25

雖然外在的,或“自然的”,感官的人與他的環境是相互關聯的,但內在的,或精神的,想像力的人卻不是這樣相互關聯的。如果環環相扣是完整的,那麼「像蛇一樣聰明」的指控就毫無意義了。如果我們與環境完全緊密相連,我們就無法將注意力從感官的證據上移開,無法將自己置身於我們已實現的願望的情境中,希望那種看不見的狀態能夠鞏固為我們的新環境。但:

“有自然體,也有
靈體。”
- 哥林多前書 15:44

想像的精神體與人類的環境並不相連結。靈體可以從感官和環境的外在人中抽離出來,想像自己成為它想要成為的樣子。如果它始終忠於願景,想像力將為人類建造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這就是該聲明的含義:

「…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地方,
就必再來接你們到
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哪裡
。」
- 約翰福音 14:2, 3

為你準備的地方不一定是太空中的地方。它可以是健康,財富,陪伴,任何你在這個世界上渴望的東西。現在,這個地方準備得怎麼樣了?

您必須先建立盡可能逼真的表示,如果您親自在那個「地方」並在該「地方」移動,您會看到、聽到和做的事情。然後,在你的身體固定不動的情況下,你必須想像你實際上在那個“地方”,並且正在看到、聽到並做所有你會看到、聽到和做的事情,如果你在那裡的話。你必須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做,直到它呈現出現實的基調。當感覺很自然時,這個「地方」就已經為你的外在或身體的自我準備好了新的環境。現在你可以睜開肉眼,回到以前的狀態。 「地方」已經準備好了,你想像中的地方,你的身體也會在那裡。

這種想像的狀態如何在物理上實現不是你(自然人或外在人)關心的。

當精神體從想像狀態回到以前的物理狀態時,創造了一座無形的事件橋樑來連結這兩種狀態。雖然那種你身臨其境、那種狀態真實存在的好奇感覺已經消失了,但當你一睜開眼睛看到熟悉的舊環境時,你就會被一種雙重身份的感覺所困擾——知道“那裡有”。當你,自然人,擁有這種體驗時,你會自動跨越事件的橋樑,導致你無形地準備好的地方的物理實現。

這個概念——人是雙重的,想像中的內在人可以居住在未來的狀態,並透過事件的橋樑將兩者聯繫起來回到當下——與廣泛接受的關於人類個性和原因的觀點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這樣的概念要求對當前關於人類個性、空間、時間和物質的觀念進行一場革命。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透過將自己想像成這些精神狀態來決定生活條件,這概念導致了這樣的結論:這個所謂的固體世界是心靈的構造──這個概念一開始被常識拒絕。然而,我們應該記住,大多數常識最初拒絕的概念,後來都被迫接受。經驗強加給人類的這些永無止境的判斷逆轉使得懷特海德教授寫道:“天知道那些看似無稽之談明天可能不會被證明是真理。”

人類的創造力正在沉睡,需要被喚醒。

“喚醒你沉睡的人,
從死裡復活。”
- 弗 5:14

從睡眠中醒來,它告訴你外在世界是你生活狀況的原因。從死氣沉沉的過去中崛起,創造一個新的環境。

「你們不知道你們是神的殿
,神的靈住
在你們裡面嗎?」
- 哥林多前書 3:16

你內在的上帝之靈是你的想像力,但它正在沉睡,需要被喚醒,以便將你從長期擱淺的感官障礙中解救出來。

當你變得「聰明如蛇」時,你將面臨無法估量的無限可能性。

你將選擇你想要體驗的理想條件和你想要生活的理想環境。一樣。

當你不再需要它們時,你就會像「蛇扔掉她的琺瑯皮」一樣輕鬆地擺脫它們。更豐盛的生命——創造的全部目的——無法透過死亡和復活來拯救。

上帝想要形式,所以祂成為了人:我們認識到祂的精神在創造中工作是不夠的,我們必須以形式看到祂的工作,並說它是好的,即使我們永遠不再有形式。

「他引領著
穿過寬廣的歡樂之室,到達那
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靠近埃伊退去的盡頭,
因為他的觸摸是無限的,並把
那裡帶到了所有的盡頭。”

** ** **

“而且,如果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我
就會吸引所有人歸向我。” - 約翰福音 12:32

如果我從感官的證據提升到意識狀態,我渴望實現並保持在那種狀態,直到感覺自然為止。我將在我周圍形成那種狀態,所有人都會看到它。

但如何說服人們這是真的──富有想像力的生活是唯一的生活?假設願望實現的感覺是通往更豐富生活的道路,而不是逃避現實者的補償——這就是問題所在。

要理解生活在想像王國中的意義,欣賞和享受世界,就必須富有想像力地生活;一個人必須夢想並佔據他的夢想,然後成長並超越夢想,永遠永遠。

缺乏想像力的人,不會在某一層面上失去生命,以便在更高的層面上找到生命,他只不過是羅得的妻子——一根自鳴得意的鹽柱。另一方面,那些拒絕形式,認為它是非精神的,以及那些拒絕道成肉身,認為與上帝分離的人,對偉大的奧秘一無所知:“奧秘何其大,上帝在肉身顯現。”

你的生活表達了一件事,而且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意識狀態。

一切都取決於此。

當你透過想像的媒介,呈現一種意識狀態時,這種狀態開始以形式包裹自己,它在你周圍凝固,就像蛇的皮膚在它周圍僵化一樣。但你必須忠於國家。你不能從一種狀態走到另一種狀態,而應該在一種看不見的狀態中耐心等待,直到它成形並成為客觀事實。

耐心是必要的,但在你第一次成功地擺脫舊的、長出新的之後,耐心就會變得容易,因為我們能夠等待,因為我們已經透過過去的理解得到了回報。

理解是耐心的秘訣。

透過眼睛看世界是多麼自然的快樂和自發的快樂——不是用眼睛,而是像布萊克所說的!想像你正在看到你想看到的東西,並忠於你的願景。你的想像力將為自己創造一種相應的生活形式。

一切事物都是由想像力的力量所創造的。除了人類的想像之外,一切都沒有開始。

「由內而外」是宇宙的法則。

“內如是,外亦如是。”人在尋求真理時會向外看,但最重要的是向內看。


「真理就在我們內心;無論你相信什麼,它都不會從外在事物中產生。
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最內在的中心,
真理完全存在於其中……而要知道,
而是在於開闢一條道路
被囚禁的光輝可以從那裡逃脫,
而不是讓
原本應該存在的光進入。
——勃朗寧:《帕拉塞爾蘇斯》

我想你會對一個年輕女性如何擺脫怨恨的外衣並披上截然不同的外衣的例子感興趣。這位女士的父母在她六歲時就分居了,她和母親住在一起。她很少見到她的父親。但每年他都會寄給她一張五美元的聖誕節支票。她結婚後,他確實將聖誕禮物增加到了十美元。

在我的一次演講之後,她仔細思考了我的說法,即人對他人的懷疑只是他自己欺騙性的一種程度,她認識到多年來她一直對她的父親心懷怨恨。那天晚上,她決定放下怨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愉快的反應。在她的想像中,她覺得自己正以最溫暖的方式擁抱著父親。她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個動作,直到她領悟到了自己想像中的行為的精髓,然後她就在一種非常滿足的心情中睡著了。

第二天,她碰巧經過我們位於加州的一家大型商店的皮草部門。一段時間以來,她一直在考慮買一條新的毛皮圍巾,但覺得自己買不起。這次她的目光被一條石貂圍巾吸引了,她拿起它試了一下。摸了摸,看到了自己的樣子,她無奈地把圍巾摘下來,還給了售貨員,告訴自己自己真的買不起。當她離開部門時,她停下來想,“內維爾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抓住已經擁有它的感覺,我們就可以擁有我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在她的想像中,她重新戴上圍巾,感受它的真實性,然後去購物,同時享受想像中的佩戴它的感覺。

這位年輕女子從未將這兩種想像的行為連結起來。事實上,她幾乎忘記了自己做了什麼,直到幾週後的母親節,門鈴意外地響了。

那裡有她的父親。當她擁抱他時,她想起了自己第一個想像中的動作。當她打開他帶給她的包裹——這麼多年以來的第一份禮物——她想起了她的第二個想像中的動作,因為盒子裡有一條漂亮的石貂圍巾。

「你們是神;你們都是
至高者的兒女。」—詩篇 82:6

“……因此,你們要像蛇一樣聰明,像
鴿子一樣無害。”
- 馬太福音 10:16

第八章  水與血  The Water And The Blood


“……除非人重生,否則他無法
見到神的國。”
- 約翰福音 3:3

「但其中一名士兵用長矛刺穿了
他的肋旁,立即流出了血
和水。”
——約翰福音 19:34

「這就是藉著水和血而來的
,就是耶穌基督;不僅僅是水
,而是水和血。
– 約翰一書 5:6

根據福音和約翰書信,人不僅必須“重生”,而且必須由水和血重生。這兩種內在的經驗與兩種外在的儀式──洗禮和聖餐──連結在一起。但這兩種外在的儀式——象徵著用水誕生的洗禮和象徵著接受救世主之血的聖餐酒——並不能產生向人類許諾的個人的真正誕生或根本轉變。外在的水和酒的使用不能帶來所期望的思想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尋找水和血的象徵背後隱藏的意義。

聖經使用許多圖像來象徵真理,但所使用的圖像在不同層面上象徵真理。在最低層,使用的圖像是石頭。例如:


「……井口上有一塊大石頭。
眾羊都聚集到那裡,
就把石頭從
井口滾開,給
羊喝…」
……創世記 29:2, 3


“……他們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
……出埃及記 15:5

當一塊石頭堵住井時,就意味著人們已經從字面上理解了這些偉大的象徵性的真理啟示。當有人把石頭滾開時,就意味著一個人發現了寓言或寓言背後的心理生命萌芽或意義。這種隱藏在字面意義背後的意義是由水來象徵的。就是這個水。然後他以心理真理的形式提供給人類。

“我牧場上的羊群都是人類。”
…… 以西結書 34:31

一個頭腦簡單的人拒絕了向他提供的「一杯水」——心理真理——「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他保持在純粹客觀性地看待一切的層面上,沒有任何主觀關係,他可能會嚴格遵守所有寫在石頭上的誡命,但整天在心理上打破它們。

例如,他可能並沒有真正竊取他人的財產,但卻看到對方有需要。看到別人有需要,就是剝奪他作為上帝孩子與生俱來的權利。因為我們都是「至高者的子孫」。

「如果是孩子,那就是繼承人;神的後嗣, 與基督
同作後嗣…」 ……羅馬書 8:17

知道如何應對看似不幸的事情,就需要擁有可以挽救局面的「一杯水」——心理學真理。但這樣的知識還不夠。人不只要「把水裝進石頭水罐」──也就是發現心理真理──變成酒。

他透過按照他所發現的真理過生活來做到這一點。

這樣運用真理,他才能「嚐到釀酒的水…」—約翰福音 2:9

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就是成為耶穌。他生來就是為了「把
他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馬太福音 1:21。

但人的得救「不是單靠水,而是靠水和血」。

僅僅知道如何拯救自己或他人是不夠的;你必須做。

知道該做什麼是水;做這件事就是血。

他不只是靠水而來,而且是靠水和血而來。這個謎團的全部在於有意識地、積極地運用想像力來適應特定的意識狀態,從而使你或其他人擺脫當前的限制。外在的儀式無法做到這一點。

「……你將會見到一個
拿著一壺水的人;跟著
他。
他無論到哪裡去,
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
,夫子說,客房在哪裡,
我可以在那裡和我的門徒吃逾越節的筵席呢?
他會帶你去看一間寬敞的樓上房間,家具齊全,準備就緒:
那裡已經為我們做好了準備。

無論您想要什麼,都已經「配備並準備好了」。

你的想像力可以讓你在內心接觸到那種意識狀態。如果你想像自己已經是你想成為的人,那麼你就是在追隨「拿著一壺水的人」。如果你保持這種狀態,你就進入了客房——逾越節——並將你的精神交到了上帝的手中——你的意識。

一個人的意識狀態就是他對上帝無限寶藏的需求,就像商業法則一樣,需求創造供給。

為了改變供給,你就改變了需求──你的意識狀態。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必須感覺自己已經變成什麼樣的人。你的意識狀態創造了你的生活條件,而不是條件創造了你的意識狀態。知道這個真理,就擁有「生命之水」。

但你的救星——你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能僅僅透過這樣的知識來體現。

只有應用這些知識才能實現它。

只有當你假設你的願望得到滿足的感覺並繼續下去時,你的側面才會被刺穿;血和水從何而來」。只有這樣,耶穌──你問題的解決方案──才得以實現。

「因為你必須知道,在
心靈的管理中,你是
你自己的主人和主人,除非你 自己喚醒它, 否則你的身體和精神 的圓圈或整個圓週
不會升起火焰。”


神就是你的意識。

他的承諾是有條件的。除非需求——你的意識狀態——改變,否則供給——你的生活現狀將保持不變。
「當我們寬恕」——當我們改變主意時——法律就會自動生效。

你的意識狀態是行動的泉源、指導力和創造供給的力量。

「如果我所宣布反對的那個國家
轉離他們的邪惡,我就會後悔我想對他們做的邪惡。
在什麼時候我會談到一個國家,一個王國,要建立和種植它?
如果它在我眼中行惡,不
聽從我的聲音,那麼我就會悔改我說過的善事,
我會用這些善事來造福他們。
……耶利米書 18:8,9,10

耶利米的這句話表明,如果個人或國家要實現目標,就需要做出承諾──對某些固定的心態的承諾。願望實現的感覺是人追求目標的必要條件。

我要告訴你的故事表明,人是觀察者有能力在他身上看到的東西;他是一個人。他所看到的東西是觀察者意識狀態的直接指標。

這個故事也是對我們所有人流血的挑戰」——用我們的想像為他人服務。

每一天,我們都有機會透過流血來改變生活」。

“不流血,就沒有緩解。”
…… 希伯來書 9:22

在紐約市的一個晚上,我向一位學校老師揭開了「水和血」的神秘面紗。我引用了希伯來書9 章22 節的上述陳述,並繼續解釋說,認識到除了我們自己之外,我們別無希望,這就是我們發現上帝就在我們之內——這一發現使頭骨的黑暗洞穴變得發光。

「他的蠟燭照在我的頭上,藉著他的光,我走過黑暗」
…約伯記 29:3

然而,我們不能把頭頂的光看成神,因為人是神的形像。

「上帝顯現,上帝是光,
對那些住在黑夜中的可憐靈魂;

但人類形態是否會向那些居住在
白天領域的人展示。
布萊克

但這必須經歷過才能知道。沒有其他辦法,任何人的經驗都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經驗。

我告訴老師,她對另一個人的態度的改變會導致另一個人相應的改變;這些知識是約翰一書 5:6 中提到的水的真正意義,但僅靠這些知識還不足以產生所期望的重生;這種重生只能透過「水和血」或應用這真理來實現。

知道該做什麼是生命之水,而行動是救世主的血。

換句話說,一點點知識如果付諸行動,比我們忽視付諸行動的大量知識更有利可圖。

在我講話的過程中,有位學生不斷觸動老師的心。但她想,要檢驗我告訴她的關於重生之謎的真實性,這將是一個太困難的案例。老師和學生都知道,這個學生是不可救藥的。

她的案件的外部事實是這樣的:幾天前,包括校長和學校精神科醫生在內的老師們剛剛對這名學生進行了審判。他們一致決定,為了學校的利益,這個女孩必須在她十六歲生日時被開除。她粗魯、粗暴、不道德,並且使用最卑鄙的語言。距離解僱日期只有一個月了。

那天晚上,當她騎車回家時,老師一直在想,她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對女孩們的看法,如果可以的話,這名學生是否會因為她自己的態度改變而改變行為?

找出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嘗試。這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它意味著對學生新價值觀的體現承擔全部責任。她敢承擔如此巨大的力量──如此創造性的、神一般的力量嗎?這意味著人正常的生活態度徹底逆轉,從“他先愛我,我就愛他”,變成“他愛我,因為我先愛他”。這太像扮演上帝了。

“我們愛他,因為他先
愛我們。”
…… 約翰一書 4:19

但無論她如何試圖反駁,我的解釋始終讓我的解釋賦予了「水和血」重生的神秘意義。老師決定接受挑戰。這就是她所做的。

她把孩子的臉帶到了腦海中,看到了她的微笑。她聽著,想著聽到女孩說「早安」。這是這名學生自從來到那所學校以來,從未做過的事。老師想著這個女孩最好的一面,然後聽著,看起來好像她聽到和看到了這些事情之後她會聽到和看到的一切。老師一遍又一遍地這樣做,直到她說服自己這是真的,然後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學生走進教室,微笑著說「早安」。老師非常驚訝,她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據她自己承認,她一整天都在尋找女孩恢復以前行為的跡象。然而,少女卻依然保持著變身的狀態。到了週末,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這項變化;召開了第二次工作人員會議,撤銷了開除決定。當孩子保持友善和親切時,老師不得不問自己:“那個壞孩子最初在哪裡?”

「憐憫、憐憫、和平和愛是上帝,我們親愛的父親,
憐憫、憐憫、和平和
愛是人,是他的孩子和關懷。”
(神聖形象)-布萊克

原則上,轉變總是可能的,因為轉變的存在就生活在我們體內,這只是一個意識到它的問題。

老師必須經歷這種轉變才能知道「血與水」的奧秘;沒有其他辦法,任何男人的經驗都無法取代她自己的經驗。

“我們透過他的血得到了救贖。”
…… 以弗所書 1:7

如果沒有改變對孩子的想法的決定,以及執行該決定的想像力,老師永遠不可能救贖這個學生。沒有人“流過血”,沒有嚐過經驗之杯,就無法知道想像力的救贖力量。

「一旦正確地讀懂了自己的內心,你就不再恐懼了!
人沒有其他的光,他要尋找一千年。
……馬修·阿諾德

第九章 神秘的景象 A MYSTICAL VIEW


「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照著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
若沒有比喻,他就不對他們講;等他們獨處的時候,他就把一切的事都解釋給門徒聽。
…… 馬可福音 4:33, 34

這本寓言集被稱為《聖經》,是用象徵主義表達的真理啟示,揭示了人類心靈的法則和目的。當我們意識到比喻中比通常賦予它們的含義更深的含義時,我們就神秘地理解了它們。

例如,讓我們以神秘的視角看待馬太福音 10 章 10 節中給門徒的建議。我們讀到,當門徒準備好教導和實踐向他們揭示的偉大心靈法則時,他們被告知不要為旅程提供鞋子。門徒是一個訓練自己思想的人,這樣他就可以有意識地在越來越高的意識層面上運作和行動。選擇這款鞋子作為替代贖罪或「讓我為你做」的精神的象徵,因為鞋子可以保護穿著者,並透過自己承擔雜質來保護他免受雜質的侵害。門徒的目標始終是帶領自己和他人擺脫依賴的束縛,進入上帝兒子的自由。因此建議不要穿鞋。不要在你和上帝之間接受任何中介。拒絕所有願意為你做你應該做的事情並且你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人。

“地球上充滿了天堂,每一個普通的灌木叢都被上帝點燃,但只有看到的人才會脫掉鞋子。”
…。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寧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既然你們對我的呼吸者中最小的一個做了這件事,
你們就是對我做了這件事。”
…… 馬太福音 25:40

每當你為他人運用你的想像力時,無論是好、壞或冷漠,你其實都在為基督做這件事,因為基督喚醒了人類的想像。透過明智而充滿愛地運用想像力,人類為基督穿上衣服並餵養基督;透過無知和可怕地濫用想像力,人類脫去了基督的衣服並鞭打基督。

「你們心裡不可存惡念,害鄰舍。」…《撒迦利亞書》8:17 是合理但負面的建議。一個人可以根據朋友的建議停止濫用他的想像;他可能會受到他人經驗的負面影響,並學會不去想像,但這還不夠。如此缺乏想像力的創造力永遠無法為基督提供衣服和食物。神子的紫袍不是靠想像惡而是靠想像善而編織的;透過積極、自願和熱愛地運用想像力。

「凡是有好的報道的事;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思惟這些事。
……腓立比書 4:8

「所羅門王用黎巴嫩的木材為自己製造了一輛戰車。他用銀子做柱子,用金作座,用紫色作蓋
,中間
鋪上愛…」
……雅歌 3:9, 10

我們首先註意到的是「所羅門王創造了自己」。這就是每個人最終必須要做的事——用黎巴嫩的木材打造一輛戰車。這個寓言的作者所說的戰車意味著心靈,其中站立著智慧的精神——所羅門——控制心靈的四種功能,以便他可以建立一個愛與真理的世界。

“約瑟就備好車,上去迎接他父親以色列。” “哪些朝貢者跟隨他來到羅馬,俘虜他的戰車車輪?”如果人不用黎巴嫩的木材為自己製造一輛戰車,那麼他的意志就會像麥布女王的戰車一樣:「她是仙女的助產士; ……她的戰車是一顆空榛子。

黎巴嫩的木材是神秘主義者廉潔的象徵。對神秘主義者來說,所羅門王自己創造的東西是顯而易見的。銀色代表知識,金色象徵智慧,紫色-用愛的紅色和真理的藍色覆蓋或覆蓋著不朽的心靈。

“他們就給他穿上紫色衣服。”
…… 馬可福音 15:17

化身、不朽的四重智慧,披著紫色的外衣──愛與真理──人類在地球上經歷的目的。

愛情是聖人的石;
土裡出金;
它把無變成無,
把我變成上帝。
… 安吉魯斯·西萊修斯

原載英文網頁  https://www.nevillegoddardseedtimeandharvest.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