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孫中山紀念機構
國父紀念館中山學術資料庫蒐集之全球孫中山紀念機構相關資訊。
"編號","國家/地區/城市","機構名稱","簡介","網址","地址","電話","傳真","E-Mail"
"1","臺灣","國立國父紀念館"," 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行誼並發揚其思想學說,政府於民國53年(1964)開始籌建本館。民國54年(1965)奠基,依建築師王大閎之設計圖,並在外型上加強中國建築特色修正而成,61年(1972)5月16日舉行落成典禮。
開館之初,原隸屬臺北市政府,民國75年(1986)7月改隸教育部,並合併陽明山中山樓,正式名為「國立國父紀念館」,又於101年(2012)5月20日改隸文化部。本館除擁有國家級演藝廳、數千坪展覽場所、逸仙放映室、演講廳、中山講堂,還有藏書四萬餘冊的孫逸仙博士圖書館,及翠湖和中山公園,主要作為陳列國父革命史蹟之用,並兼具文化藝術教育、生活休間及學術研究之功能,現在則是國內具備最多功能的社教文化中心。
本館各項活動之推動,均以弘揚中山先生「博愛」、「天下為公」、「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之崇高理想而努力。自首任館長任職以來,立下基礎;復經歷任館長的勵精圖治,至今更朝文化交流「國際化」、「泥土化」,文化教育「生活化」、「美學化」及硬體設施 「專業化」、「雲端化」的目標邁進,務使中山精神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達成中華文化再發揚境界。","www.yatsen.gov.tw","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886-2-2758-8008","886-2-2345-0087","sun@yatsen.gov.tw"
"2","臺灣","陽明山中山樓"," 民國54年(1965)政府為紀念 國父百年誕辰及復興傳統中華文化,爰委託臺灣第一位女建築師修澤蘭女士於陽明山規劃興建紀念建築物,於翌年11月6曰完工啟用,命名為「中山樓」。建築本體直接構築於土質軟硬混集之硫磺坑口上,為全世界罕見。建築外型為明清宮殿式,主建築長寬各百公尺的格局,牌樓下有紅磚砌成的百階古「壽」字型階梯、以及樓內擺設處處可見的「壽」字、「賜福」等造型裝飾,皆可看出蘊涵祝賀 國父百年誕辰之寓意。
中山樓竣工後,自民國61年(1972)12月20日起,成為國民大會的專屬議場,也是元首接待國賓或舉辦國宴之重要場所。由於中山樓見證了我國遷臺後之憲政發展過程以及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現在通行的百元紙鈔背面,即印有中山樓之圖像。中山樓過去限制開放,歷來一直予人高不可攀之感,直到民國89年(2000)國民大會虛級化後,才逐漸開放給民眾參觀與場地租借。目前中山樓隸屬於國立臺灣圖書館,並列為臺北市定古蹟,為中外賓客競相參訪之景點,亦為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重要集會與活動之理想場所。","www.ntl.edu.tw","臺北市北投區陽明路二段15號","886-2-2861-0565","886-2-2861-0123","chungsun@mail.ntl.edu.tw"
"3","臺灣","國父史蹟館"," 國父史蹟館(原「梅屋敷」旅社)是中山先生來臺停憩之所,是一座建於1907年的日式木造建築。
中山先生三次來臺,第一次是1900年9月,當時日本山縣內閣與臺灣總督答應將臺灣作為惠州起義的指揮所,並給予軍援。後因日本政局迭變,致使起義功敗垂成,卻讓臺灣在國民革命史上留有光榮的地位。
第二次在1913年8月,民國成立,袁世凱稱帝,中山先生發起討袁護法,最後失敗。他取道臺灣,來到臺北御成町的「梅屋敷」,後轉往日本謀求革命再起。第三次是1918年,廣東護法運動遭政客破壞,中山先生辭去大元帥職,偕同胡漢民等人,經臺灣往日本,但遭阻礙,無法入境臺灣。
臺灣光復後,此行館被指定為「國父史蹟紀念館」,民國43年(1954)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於中國國民黨建黨六十周年時,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碑文以資紀念,並保留中山先生休憩所,陳列革命文物供人參觀。
國父來臺史蹟,深具歷史意義,民國96年(2007)10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依「國父史蹟紀念館文化資產價值鑑定案」決議:登錄「國父史蹟紀念館」為臺北市歷史建築,名稱更為「國父史蹟館」。民國97年(2008)立「逸仙公園」於公園大門牌樓,並在建物前立「國父史蹟館」名牌以正名。",,"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886-2-2381-3359",,
"4","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係中華民國各界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及闡揚中山思想學說與獎助學術研究為目的,於民國54年(1965)11月12日國父百年誕辰紀念日所成立的基金會。
自成立以來,除闡述弘揚中山思想學說外,不斷推展各項學術文化業務,諸如舉辦學術著作獎、文藝創作獎及技術發明獎,核發博、碩士研究生之獎學金,設置「中山講座」及專題研究獎助,並持續編纂專書,至今已出版有《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中山文庫》、《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等。
民國81年(1992)11月12日本會又與中央日報合作,刊行雙週刊的「中山學術論壇」。民國95年(2006)8月,由臺灣新生報接續刊行,於每星期五出刊迄今。
為使中山思想在國內扎根及海外弘揚,民國83年(1994)開始編印「中山叢書」,已編印《中山思想與台灣經驗》、《中山先生嘉言錄》、《中山先生與美國》、《中山先生與英國》、《中山先生與日本》、《中山先生與港澳》等系列專著。
為促進兩岸學術文化交流,民國101年(2012)11月本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國立國父紀念館共同舉辦「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獲得兩岸學術界很高的迴響,今後亦將持續推動此類交流活動。","www.sysacf.org.tw","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13巷25號","886-2-2341-4342","886-2-2321-8754","sys@sysacf.org.tw"
"5","臺灣","臺北市中山堂"," 1928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末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並將欽差行臺部分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臺北公會堂」。「臺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1932年11月23日,工程費時四年,於1936年11月26日建造完成,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全部工程共耗費98萬日圓,動用工程人員94500人。公會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1237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3185坪,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採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到了1945年(民國34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行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51年的臺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臺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政府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在過去歲月裡,經常為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其中最受矚目的有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延、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訪華,均在此舉行國宴,此外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及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由於這些珍貴歷史突顯了中山堂的特殊地位,嗣經內政部於1992年(民國81年)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蹟。1997年(民國8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部分條文,明訂直轄市內之第二級古蹟,視為直轄市定古蹟。民國88年改隸文化局,由臺北市立國樂團進駐。民國100年空間整修,設專任主任,並增設多處空間如臺北書院、藝文沙龍,成為臺北市兼具有教育、藝文及休閒之多功能場所。","www.zsh.gov.taipei","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886-2-2381-3137","886-2-2381-3317 ","ce-207@mail.taipei.gov.tw"
"6","廣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立於1956年,管理範圍20萬平方公尺,從業人員225人。目前對公眾展示內容以“孫中山成長的社會環境”為主題,包括:孫中山紀念展示區、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展示區、楊殷、陸皓東紀念展示區等兼具歷史紀念性與民俗性、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相結合的展示體系。
以中山市民俗博物館、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所開展地方民俗研究和孫中山研究;以逸仙圖書館、孫中山研究資訊中心開展文獻資料的存儲和資料庫建設;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孫中山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實踐基地、廣東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孫中山文化研究基地作為學術交流、研究的重要依託;以全國廉政教育基地等開展社會教育。
2000年起,在全國博物館系統率先導入ISO9001品質管制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持續以國際公認的標準體系、以現代系統理論和新技術手段實施對博物館業務、文物環境、自然生態的科學規範管理。","www.sunyat-sen.org","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86-760-8550-1691","86-760-8550-3738","sys@sunyat-sen.org"
"7","廣東","黃花崗起義(廣州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廣州三‧二九起義就是黃花崗起義,紀念館位於今廣州市中心越華路小東營15號(當時為小東營5號)。這是一座屬晚清嶺南常見的民居建築。整座建築占地500餘平方公尺,座北朝南,為青磚砌成的“西關大屋”。這座大屋幾經輾轉,於20世紀20年代被李章達先生買下,1955年其子李誦剛遵照其父遺願,將房屋獻給國家。
1958年闢為紀念館,1962年為廣東省政府首批公佈的10個廣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歷經多次保護維修,現屬於廣州博物館管理。內部常設“廣州‘三‧二九’起義史料”陳列,出版有《辛亥黃花崗起義》一書。
庚戌(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受挫。孫中山又召集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在南洋檳榔嶼開會,決定在廣州再舉,先推倒廣東清政府,建立革命根據地。黃興將指揮部設在越華路小東營5號,距當時清兩廣總督署(現省民政廳所在地)僅450公尺左右。表現了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辛亥(1911)三月廿九起義最後失敗,卻沉重打擊了清政府,是華僑在廣東地區支援革命的最光輝行動,揭開辛亥武昌起義成功的序幕。","www.guangzhoumuseum.cn","廣州市越華路小東營15號","86-20-8355-0627‧86-20-8354-5253","86-20-8356-0983","guangzhoubwg@126.com.cn"
"8","廣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黃花崗公園)"," 1911年4月27日(辛亥年3月29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政府腐朽統治,在廣州發動了一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武裝起義。起義犧牲的烈士營葬於黃花崗,後被闢為紀念性公園。
黃花崗公園位於廣州市先烈中路,佔地約13萬平方公尺,正門高13公尺的牌坊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詞“浩氣長存”,園內200多公尺長的層級主幹道兩旁蒼松翠柏排列有序。崗陵上安放著七十二烈士之墓,墓後的紀功坊上屹立著自由女神像。園內除七十二烈士墓外,還有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墓,被孫中山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的楊仙逸墓,陸軍上將鄧仲元墓等等,形成了一個辛亥革命烈士墓區。整個墓園是辛亥革命形成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1961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相繼被評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www.72martyrs.com.cn","廣東省廣州市先烈中路79號","86-20-8732-6604(辦公室)","86-20-8732-6604","hhggy@gzlyyl.gov.cn"
"9","廣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前身為清光緒32年(1906)的廣東士敏土廠,因孫中山先生1917-1925年間兩次在此建立政權而得名。為捍衛民主共和制度,1917年7月孫中山率部分海軍南下護法。同年9月,中華民國軍政府成立,孫中山被推選為海陸軍大元帥,首次選址於廣東士敏土廠開府辦公。1923年2月,在驅逐陳炯明部後,孫中山重建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再次設大元帥府於廣東士敏土廠內。這一時期孫中山主持改組國民黨,召開國民黨“一大”,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手創黃埔軍校和國立廣東大學,開展國民革命運動,將民主革命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於1998年開始籌建,2001年實現全面 對外開放,2009年11月實施免費開放,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念館占地面積約8279平方公尺,大元帥府廣場11000多平方公尺,基本陳列面積4238.85平方公尺,常設《帥府百年復原陳列》、《孫中山在廣州三次建立政權展覽》、《帥府名人》、《民國廣州掠影》圖片展等基本陳列,館藏文物7678件(套)。","www.dyshf.com","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86-20-8901-2366","86-20-8900-2801",
"10","廣東","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成立於1984年6月,是依託黃埔軍校舊址,以陸軍軍官學校發展歷程為展示中心內容的紀念館,隸屬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1924年,孫中山親手創辦黃埔軍校,並親任校總理,蔣中正、廖仲愷分別任校長和黨代表。軍校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形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為國愛民、不怕犧牲”的校風。黃埔軍校將星璀璨,名人輩出,在掃除軍閥、統一中國的北伐戰爭、抵禦外侮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艱苦卓絕的革命征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不朽戰功。
黃埔軍校於1930年9月遷往南京,1937年8月遷往成都,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遷往臺灣。1938年校本部被日軍飛機轟炸,夷為平地。現存校本部(1996年重建)、孫總理紀念室、中山公園、孫總理紀念碑、俱樂部、游泳池、東征陣亡烈士墓園、教思亭、濟深公園、北伐紀念碑、白鶴崗炮臺、大坡地炮臺等史跡。
近年來,紀念館推出“孫中山與黃埔軍校”、“黃埔軍校校史展”、“中國遠征軍中的黃埔軍人”、“北伐戰爭中的黃埔人”等主題的巡迴展覽。","www.hpma.cn","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86-20-8386-9139‧86-20-8220-0197","86-20-8375-3901‧86-20-8220-2278","224334700@qq.com"
"11","廣東","廣州中山紀念堂","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傳承中山思想,弘揚中山先生的聖地。由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1928年動工,1931年竣工,總占地面積為6.2公頃。
這裡曾為明代廣東都司、清初巡撫院署、清末撫標箭道。辛亥革命後為廣東省督軍署,廣州軍政府之所在。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將總統府設於此。陳炯明叛變,總統府被炸,後人為紀念一代偉人,就在總統府舊址上建起中山紀念堂。
在總體佈局上,採取前堂後碑沿中軸線對稱方式。其主體建築占地1.2萬平方公尺,高52公尺,是一座八角形古宮殿式建築,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式建築和全球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由四個重簷歇山抱廈建築組成,堂頂鑲蓋寶藍色的琉璃瓦,瓦面分高低四層,層層飛簷出卷。大堂內採用八角型承重牆結構,在跨度達71公尺,內高47公尺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採用西方先進建築技術及國內外優質建材,並大量使用象徵圖案,充分體現了建築的精神和技術美,奠定了其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歷史地位。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www.zs-hall.com","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259號","86-20-8356-7966","86-20-8355-2090",
"12","廣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建立於1959年,是從事近代廣州文化遺產的發掘、蒐集、整理、展示的專門機構,館址設在廣東諮議局舊址。
廣東諮議局建於1909年。1912年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後,多次到廣東諮議局參加活動、發表演講。1917年9月非常國會在廣東諮議局選舉孫中山為海陸軍大元帥,孫中山在這裏宣誓就職。1921年4月非常國會在廣東諮議局選舉孫中山為大總統,5月5曰孫中山在舊址舉行了就職典禮。1926年,宋慶齡參加了在廣東諮議局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在會上發言。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現轄廣州近代史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及廣州長洲文物保管所、廣州起義紀念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越南青年政治訓練班和越南青年同志會、琶洲文物保管所等。2009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2年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www.hpma.cn","廣州市陵園西路2號大院2號","86-20-8386-9139","86-20-8375-3901","224334700@qq.com"
"13","廣東","孫中山基金會"," 孫中山基金會(Sun Yat-sen Foundation)是中國大陸唯一以孫中山命名的基金會,於1990年3月正式成立,以“推動孫中山思想的研究、宣傳和學術交流;弘揚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天下為公」的偉大精神,增進國際和平友好;踐行孫中山的「博愛」理念,開展公益活動,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為宗旨。
基金會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孫中山學術研究,弘揚孫中山精神,推動文化公益及社會慈善事業。近年來還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海峽兩岸交流系列活動,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和支持。
2012年12月,在孫中山基金會的換屆大會上,湯炳權先生當選為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會長);呂偉雄、羅國華、陸國良、李萍、章揚定五位先生當選為副理事長;仲德昌先生當選為秘書長;蔡高聲先生當選為監事長。
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廣東省民政廳,業務指導單位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華強路3號之二2903房","86-20-3880-0430","86-20-3880-0430","sunyatsen@163.com"
"14","廣西","梧州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位於廣西梧州市區中山公園山頂。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孫中山為北伐,曾三次路過、駐節於此,並在此發表講演。孫中山逝世後,在時任西江善後督辦李濟深的倡議下,集資興建中山紀念堂。1926年由汪精衛主持奠基,1928年動工,1930年10月落成,是中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
紀念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63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330.59平方公尺,東西寬44公尺,南北長35公尺,主體建築分前、後座,採用中國古典宮殿式與羅馬圓頂式的建築設計。前座中部為4層塔式圓頂樓建築,高約25公尺,正門上方鑲嵌陳濟棠1930年題寫的“中山紀念堂”匾。後座是千人會堂,正面主席臺中央有“中華民國國徽”,台口上方塑有孫中山像浮雕,像的左右是孫中山遺囑全文,台的兩側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遺訓。堂前立有2003年12月31日揭幕的孫中山銅像。
紀念堂建成後,為當時市政府的重要會議、戲劇等演出場所。1981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梧州市大中路102號","86-774-2830-032","86-774-2837-862","wzbwg@163.com"
"15","廣西","欽州孫中山紀念館"," 欽州是孫中山先生領導南方各省反清武裝起義的重要地區之 一。1919年,孫中山所著的《建國方略》中,將欽州港規劃為我國 的“南方第二大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建設欽州港,今天已形成8000萬噸的年吞吐能力,孫中山八十多年前的規劃得以實現。欽州市委市政府在欽州港旁的仙島公園(又名逸仙公園)上豎起高達 26.38公尺(含基座),全國最高最大的孫中山銅像,以表達欽州人民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目前,欽州孫中山紀念館正在規劃建設中。紀念館設立在仙島公園內,建設規模約占地2畝,總建築面積1800平方公尺(建三層)。紀念館內的佈展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孫中山生平展;第二部分為孫中山與欽州;第三部分為孫中山與欽州港;第四部分為欽州港的發展前景。紀念館建成後,紀念館與孫中山銅像構成一體,對全面宣傳和弘揚孫中山思想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廣西欽州市永福東大街行政中心A0110室民革欽州市委會","86-777-3689-326","86-777-3689-326","qzmg9326@126.com"
"16","福建","福州中山紀念堂"," 福州中山紀念堂前身為明清時期福建省貢院,重建於1827年,稱為「至公堂」。曾有大批臺灣士子跨海來此參加閩臺科舉考試。民國初期為福建省諮議局,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1912年4月20日來閩,在這裡向閩省軍政界發表重要演講,福建人民於1932年將「至公堂」改名為「中山堂」。
歷經百年滄桑,90年代末民革福建省委按照《文物保護法》原則,對福州中山紀念堂進行全面整修,使得這座古建築物煥發昔日風采。大堂坐北朝南,基座呈方形,青石方柱門拱,藍瓦翹簷屋架,顯得莊重古樸,建築面積有2400平方公尺。修復後於2002年6月隆重開館,大堂內外安放兩尊孫中山先生銅像,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寄託對孫中山先生敬仰之情的專門紀念場所。
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民革福建省委又在2006年和2008年兩次修葺福州中山堂,2011年舉辦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福建志士》大型圖片展覽。三大展區、十間展室中的二百餘幅資料照片、手跡實物、文獻書稿和栩栩如生的雕塑,介紹了眾多閩籍革命志士在孫中山思想的感召下,追隨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的光輝業績。",,"福建省福州市中山路23號","86-591-8782-6550","86-591-8782-6550","fjmg@sina.com"
"17","南京","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 為國民政府時期的總統府,是一座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建築,是典型的徽派江南古典園林。明初辟為漢王府,清代分置兩江總督署、江寧織造、康乾二帝行宮。太平天國時改建為天朝宮殿。後為清兩江總督曾國藩重建督署。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開啟了近代中國民主共和之航程。此後,這裡又先後成為北京政府的副總統,以及將軍府、都督府等地方軍政機構所在地。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即遷入此處辦公。抗戰爆發,南京淪陷,日偽軍政機構紛紛麇集於此。抗戰勝利後,這裡又先後成為國民政府和總統府。
作為孫中山首創民主共和國之發端,博物館成為重要的孫中山史跡紀念地。內部展示了孫中山推翻封建專制,建立共和制國家的豐功偉業。展覽主要有: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復原展、孫中山起居室復原展、孫中山與南京臨時政府史料陳列、總統府文物史料陳列、國民政府行政院文物史料陳列、國民政府總統府辦公樓復原陳列、洪秀全與天朝宮殿文物史料展、清兩江總督文物史料陳列等。
今天的南京總統府,已融旅遊與文博於一體,是一占地9萬餘平方公尺的都市園林式遺址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十佳景區。","www.njztf.cn","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292號","86-25-8457-8768","86-25-8457-8789","xnliu2003@163.com"
"18","南京","南京孫中山紀念館(中山陵)"," 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所在地,是海內外華人共同敬仰的聖地。孫中山紀念館是中山陵配套的公益性文化場館,承擔著中山陵的文史研究、陳列展示、對外交流等工作。
該館位於中山陵東側,1985年3月開始籌建,1989年6月1日孫中山奉安中山陵6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面積4000多平公尺,主體建築由藏經樓、《三民主義》石刻碑廊、紀念廣場三部分組成。藏經樓是一座中國傳統式宮殿建築,抗戰前由中國佛教會募捐而建,由著名建築師盧樹森設計,1936年冬完工,是中山陵園眾多紀念性建築之一。抗戰期間,該建築遭到損毀與破壞。1985年主樓修復,1987年5月7日,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將藏經樓闢為孫中山紀念館。
建館二十餘年來,多次接待了國家領導人、海外知名人士,許多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來到中山陵謁陵後,也都要來此館參觀。孫中山紀念館不僅是中山陵園風景區的一處重要景點,更是南京市對外交流的重要視窗之一。","www.sunyat-sen.cn","南京中山陵藏經樓孫中山紀念館","86-25-8444-6111轉2250","86-25-8443-0116","soeasy19800217@163.com"
"19","南京","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 南京中山陵園風景區位於南京市東部,占地31平方公里,是古都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以凝重的歷史內涵、極高的文化價值和優美的園林景致,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成為海內外華人共同瞻仰的聖地,現已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旅遊區。
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築,前臨平川,後擁青嶂,佈局嚴整,氣勢磅礡,由我國傑出的建築師呂彥直設計。陵墓建築全部覆蓋藍色琉璃瓦,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築在一條中軸線上,以寬闊的花崗石臺階連接。整體建築結構呈警鐘型,既蘊涵民族風格,吸取了我國傳統陵園的佈局特點,又有時代氣息,具有西方石造建築的永恆紀念性,中西合璧,別具一格,是中國近代大型群體建築的傑作。
80多年來,中山陵每年吸引著數百萬計的海內外同胞和國際友人前來參觀拜謁。今日的中山陵園日新月異,猶如一軸不斷舒展開來的精美畫卷,林海蒼茫,花團錦簇,四季景致美輪美奐,讓中外賓客流連忘返。","www.zschina.org.cn","南京石象路7號","86-25-8444-6111轉2109","86-25-8444-6886","eling0828@yahoo.com.cn"
"20","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集中典藏中華民國(1912-1949)時期歷屆中央政權及其直屬機構檔案資料的歷史檔案館。
二史館館藏檔案卷帙浩繁,共收藏有1354個保管單位,計225萬餘卷(宗),以及民國時期圖書資料5萬餘冊。其中,館藏南京臨時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廣州國民政府等檔案卷宗裡,有許多孫中山先生的題詞、批示,簽發文件以及書信、手稿等。
1980年,二史館正式對外開放館藏檔案,至今已接待了海內外查檔者近50萬人(次),並編輯出版了《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等數億字的檔案史料。
民國檔案在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孫中山先生有關史料,對於增進兩岸同胞對孫中山思想的認同感,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www.shac.net.cn","江蘇省南京市中山東路309號","86-25-8480-1996","86-25-8480-8122","esg@shac.net.cn"
"21","上海","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位於繁華的淮海中路以南,思南路東側的香山路上,占地面積二千多平方公尺,內有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孫中山故居位於上海香山路七號(原莫利愛路29號),是一幢歐洲鄉村式小洋房。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1918年6月入住於此,孫中山逝世後,宋慶齡繼續在此居住到1937年。故居樓下是客廳和餐廳,樓上是書房、臥室和小客廳。現故居內的陳設,大多數是原物原件,並根據宋慶齡生前的回憶,按二 、 三十年代的原樣佈置。1961年3月4日,上海孫中山故居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文物館毗鄰上海孫中山故居,它是由一幢歐式洋房改建而成,於2006年11月12日正式開館,共有二層,是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基本陳列,總展覽面積七百多平方公尺,共展出文物、手跡資料三百餘件,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開展出。","www.sh-sunyat-sen.org","上海市黃浦區香山路7號","86-21-5465-9050‧86-21-5306-3361","86-21-5465-9050‧86-21-5306-3361","sh_szsgj@163.com"
"22","上海","上海中山學社"," 上海中山學社成立於1987年10月,是由熱心研究孫中山及其領導的辛亥革命的近代史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團體。
上海中山學社自成立以來,每年舉辦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每2年左右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先後召開過“孫中山與中國現代化”、“孫中山與海外華人”、“孫中山與社會變革”、“紀念中國同盟會成立一百周年”、“辛亥革命與東南地區社會思潮”、“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孫中山的《建國方略》”、“辛亥革命與上海”、“《臨時約法》與近代社會”等國際學術研討會。自2012年以來,學社與孫中山基金會(廣東)、國立國父紀念館兩岸三地聯手,先後在廣東舉辦“從孔子到孫中山”,在臺北舉辦“紀念孫中山:華人文化與當代社會發展”等學術研討會。
上海中山學社迄今已有專家學者社員百餘人,其中大多數為上海各高校、研究所、歷史學會的近代史著名專家。學社現任社長為高小玫。
上海中山學社自創辦成立以來,辦有一年一期的學術刊物《近代中國》,迄今已出版了23輯。廿餘年來《近代中國》編輯部始終堅守學術陣地,刊物的學術品質享譽海內外,曾多次被評為國家的核心刊物。自2012年起《近代中國》連續被評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集刊”(CSSCI)。",,"上海陝西北路128號1013室","86-21-6267-3526","86-21-6267-3526","zhongshan_sh@126.com"
"23","上海","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 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創建民國的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女士,生前居住的寓所原址而建立的人文類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宋慶齡故居位於上海淮海中路1843號,占地面積4830平方公尺。故居主樓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為一幢乳白色磚木結構假三層的歐式建築,四周樟樹環繞,蔥蘢蒼翠,環境幽雅寧靜。宋慶齡1949年春遷居於此。主樓底層為客廳、餐廳、過廳,二樓是宋慶齡的臥室、辦公室和保母的臥室。該寓所既是她生活休息的地方,也是她工作辦公的場所,宋慶齡常在此會見中共黨和國家領導人,會晤前來訪問的各國元首和貴賓。內部陳設依然保持著宋慶齡生前的原樣。故居院內的宋慶齡文物館,建於1997年,以宋慶齡生平和寓所生活為主線,展陳孫中山、宋慶齡的手稿、信函、照片、生活用品等珍貴文物。","www.shsoong-chingling.com","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號","86-21-6474-7183","86-21-5465-4810","sqlgj@hotmial.com"
"24","上海","宋慶齡陵園管理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於1984年1月,園區占地約12公頃,由宋慶齡紀念設施、名人墓園和外籍人墓園以及上海兒童博物館四個部分組成。
以宋慶齡墓為中心的紀念設施是陵園的主體部分,主要有平和端莊、靜謐素雅的宋氏墓地與宋慶齡紀念碑、展現宋慶齡特有氣質和風采的漢白玉雕像,以及全景式展示宋慶齡瑰麗人生的宋慶齡紀念館等。
名人墓園和外籍人墓園以褒揚先賢,教育後代為宗旨,是名人的業績和精神的紀念性墓園。墓園內葬有20多位國內名人和600多位外籍人士。
上海兒童博物館,座落在宋慶齡陵園東南部,建築面積4500 平方公尺,是全國首批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襯托這些豐富人文景觀的是宋慶齡陵園精彩紛呈的自然景觀。園內綠地率達70%以上,春櫻夏薇,秋桂冬柏,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生機盎然。",,"上海市長寧區宋園路21號","86-21-6278-8011","86-21-6275-4145","sqllyglc@163.com"
"25","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紀念館位於武漢市武昌閱馬場,西鄰黃鶴樓,南面首義廣場。舊址大門前矗立民國時期鑄造的孫中山先生銅像。舊址原為清政府設立的湖北諮議局局址,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了武昌起義,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義聲所播,全國回應,兩千餘年的君主專制結束,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立。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也被尊崇為“民國之門”。1912年4月孫中山曾專程到武漢視察並憑弔首義英烈。
該舊址於1961年經核定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10月依託舊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館名並由宋慶齡題寫。館內現有四個基本陳列,即《鄂軍都督府舊址陳列》、《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湖北諮議局舊址復原陳列》和《紅樓鳥瞰‧名人留蹤》。另外還經常舉辦常換常新的臨時專題展。
建館以來,已累計接待國內外觀眾800餘萬人次,多位國家領導人及政要、名人先後蒞臨。紀念館作為辛亥革命首義文化的標誌性景觀,在兩岸交流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也成為人們追懷歷史和休閒的遊覽勝地。","www.1911museum.com","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1號","86-27-8891-6396","86-27-8887-5306","729063454@qq.cn"
"26","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專題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與鄂軍都督府、孫中山銅像、拜將台、烈士祠牌坊等同處一條軸線。該館融合了中國傳統和現代建築特色,高臺大屋頂架構,彰顯中國建築“雙坡屋頂”和飛簷翹角的特質;幾何形外觀和“楚國紅”色調,寓意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呈V字造型建築,寓意勝利和武漢的騰飛。
全館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公尺,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集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宣傳教育與科學研究等功能,是現有辛亥革命專題博物館中,展覽規模最大、陳列科技最高、復原場景最多、參觀導覽系統最全的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列》分為晚清中國、革命源起、武昌首義、創建共和、辛亥百年五個部分,展示了辛亥革命歷史文物近500件(套),歷史照片近700張,以及重大歷史事件復原場景27處,多媒體19處。全方位再現了一百年前推翻帝制、開啟中國進步之門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博物館於2011年10月8日落成。開館至今已接待170多萬海內外參觀者,是武漢市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www.1911museum.cn","武漢市武昌區彭劉楊路258號","86-27-8831-1720","86-27-8831-1722",
"27","武漢","中山艦博物館","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它是以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代名艦。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訂購,1912年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國海軍。1922年孫中山“廣州蒙難”時,登臨該艦指揮弭平叛亂。1925年孫中山先生去世,為紀念他而改名為中山艦。1938年“武漢會戰”中於長江金口水域被日機炸沉,1997年被打撈出水,2001年修復保護工程竣工,2006年舉行中山艦博物館奠基儀式,2009年 中山艦博物館園區建設竣工。
中山艦博物館園區位於江夏區金口鎮,為中山艦旅遊區的核 心區域。它主要由中山艦博物館、中山艦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園和遊 客服務中心三大建築組成。規劃建設用地468畝,其中博物館建築 面積11000平方公尺。除《中山艦艦體復原陳列展示》外,該館還舉辦有《中山艦艦史陳列展覽》和《中山艦出水文物精品展覽》。它是一座以中山艦的陳列展示為中心、集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式專題博物館。",,"武漢市江夏區金口鎮中山艦路特一號","86-27-8156-0907","86-27-8156-0927","1.博物館館外景 2.中山艦體 3.艦館全景"
"28","山西","太原孫中山紀念堂"," 太原市文瀛公園是山西省最早的公園。有史記載已達600餘年,名稱曾幾經更換。1928年,再更名為「中山公園」。
園內的孫中山紀念館是一座建於光緒31年(1905)的二層樓房。1912年秋,孫中山先生來此考察實業,在此發表了“消除舊思想、建設新國家”的演講,此樓遂改名為「勸業樓」。1986年,時值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太原市決定將此樓闢為「孫中山紀念館」。它是山西省唯一以圖片展覽和實物陳列形式,介紹孫中山先生生平和革命歷程及山西辛亥革命歷史的紀念館。從1986年開館至今,已接待各界參觀人士210餘萬人。
孫中山紀念堂是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太原市最重要的辛亥革命遺跡之一,歷經幾次修繕保護,2011年10月10日煥然一新。內有「天下為公」的金字匾下,孫中山先生的站立油畫像懸掛中央,樓下是孫中山生平展示,展出了245幅珍貴圖片及實物;樓上以「辛亥山西風雲」為主,展出190幅圖片和實物。修繕後的紀念館還增加了電子閱覽屏、矽膠仿真人像情景再現、油畫等展覽方式。
紀念館開館時間為每日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節、假日照常開館。免費開放參觀。",,"山西省太原市海子邊東街28號","86-351-4066-351","86-351-4138-808","tywypark@163.com"
"29","北京","北京湖廣會館"," 北京湖廣會館始建於1807年(清嘉慶12年),於1830年增設戲樓,原為湖南、湖北同鄉會館。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曾於1912年8月在此主持成立國民黨。譚鑫培、余叔岩、梅蘭芳等京劇名家都曾在大戲樓舞臺上留下足跡。
滄桑百年!1996年會館重新開張,古色古香的老戲樓內每天晚上笙歌悠揚,成為國內外遊客欣賞京劇的首選之地。1997年,北京戲曲博物館在此成立,館內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介紹了中國戲曲的發展歷史。楚畹園私房菜集中兩湖菜品之精華,兼顧南北飲食之所長,成為北京南城品嘗美食的好地方。湖廣茶樓以茶會友,其濃重的民族特色和湖廣會館古建築風格相映生輝。
今日的北京湖廣會館、北京戲曲博物館將中國會館文化、戲曲文化、旅遊文化、飲食文化、茶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成為集演出、博覽、研討、購物、餐飲婚宴、壽宴、聚會休閒及對外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場所,成為北京南城一處瑰麗的景觀。","www.beijinghuguang.com","北京市西城區虎坊路3號","86-10-8353-2033","86-10-6352-9134","hghg010@126.com"
"30","北京","北京中山堂(北京市政協辦公廳中山堂管理服務辦公室)"," 始建於1421年(明永樂19年),原名“社稷壇拜殿”,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時休息或遇風雨在此行禮的地方。這座精美壯觀的明代木結構大殿,建築內部不做天花吊頂,所有樑架全部外露,“金磚”墁地,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後,將此殿作為靈堂,停靈弔唁和公祭孫中山先生。為紀念這位偉人,1928年將此殿正式更名為“中山堂”。
1949年以後,中山堂由北京市政協管理。2002年11月,北京市政協在中山堂重新佈展《孫中山與北京》,重新製作一尊高3.6公尺的孫中山先生漢白玉坐像、展覽中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國元旦《關於剪辮子號令》和《改元中華民國》兩張的告示;有鮮為人知的孫中山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病歷和屍體解剖報告及肝臟病理掃描圖,還有200餘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及30餘件有關歷史文物展出。展覽每週對外開放6天。
如今,中山堂已成為國家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重要場所,並成為開展海外聯誼工作的重要視窗。",,"北京市中山公園內西小院市政協","86-10-6602-3672","86-10-6602-3694","beijingzst@126.com"
"31","北京","北京香山公園碧雲寺(孫中山紀念堂)"," 香山公園碧雲寺位於碧雲寺第五進院落的孫中山紀念堂,原為普明妙覺殿。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後,靈柩曾停放在碧雲寺金剛寶座塔石券門內,四年之後,孫中山靈柩被移往南京紫金山時,曾在此殿設靈堂,舉行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後,這裡被闢為紀念堂供後人瞻仰。門前的大紅匾額「孫中山紀念堂」為宋慶齡親筆所書。
紀念堂設有正廳、兩個展室、放映廳及宋慶齡守靈室。正廳陳列著孫中山漢白玉塑像、玻璃蓋鋼棺、牆壁嵌漢白玉《孫中山致蘇聯遺書》、展櫃內擺放孫中山的遺著、遺墨。展室內展出孫中山史料照片、手跡等實物,概括了孫中山一生革命建國歷程,為了全國的統一和富強,抱病北上,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再現了孫中山靈柩暫厝碧雲寺、移靈紫金山及紀念活動的情況。放映廳內迴圈播放《孫中山與碧雲寺》紀實影像。
碧雲寺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中外遊客參觀、瞻仰,現已成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北京市海澱區香山公園","86-1369-3652-398","86-10-6259-9886","jyglk@126.com"
"32","重慶","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 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保衛中國同盟總部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新村5號(原中山三路新村三號),建於30年代,是德國留學回國的工程師楊能深所建,占地面積12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為760平方公尺。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該房被外交部租用,用作招待外國客人的官邸。1942年,宋慶齡由重慶“范莊”遷寓於此,—直到1945年12月離渝返滬,在此居住四年。其間宋慶齡重新建立了保衛中國同盟,並擔任主席。她全心致力於全國軍民的抗戰事業,在艱難的條件下在中國抗日戰爭的後援戰線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特別是她堅持不懈的以醫藥物資援助全國各地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繁榮富強,奮鬥不息,作出了特殊卓越的貢獻。
1992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宋慶齡舊居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建宋慶齡舊居陳列館,1993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原重慶市博物館)代行管理主權,現作為博物館的一個獨立部門—宋慶齡舊居管理處。2013年舊居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重慶市重要的抗戰文物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AA級旅遊景區(點)、旅遊涉外參觀點。",,"重慶市渝中區兩路口新村5號","86-23-6389-4317","86-23-6360-9997","caolu3gm.cq@gmail.com"
"33","海南","宋氏祖居"," 宋氏祖居,坐落在海南島東北部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是“宋氏家族”奠基人宋耀如出生並度過童年時代的地方,是宋慶齡及其姐妹弟弟們的故鄉。宋氏祖居為世人矚目,主要得益於宋耀如、倪桂珍夫婦養育的三女三男,即宋靄齡(孔祥熙夫人)、宋慶齡 (孫中山夫人)、宋子文(民國行政院長)、宋美齡(蔣介石夫人)、宋子良(金融家)、宋子安(金融家),這些成員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命運產生過巨大影響。
宋氏祖居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採用的是磚木結構,坐西南向東北,二進格局,由兩間正屋、兩間橫屋組成,是海南當地傳統的農家住宅。1985年秋由文昌縣人民政府依原貌修繕。
宋氏祖居景區由宋氏祖居、宋慶齡陳列館、三座偉人雕像、入口門牌、椰子紀念園、植物園、祝吉亭、宋氏祖墳等景觀組成。其中,宋慶齡陳列館以豐富的史料、珍貴的文物和圖片翔實再現了宋氏家族成員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蹤跡,展示了宋氏家族成員的愛國情懷,以及宋氏家族成員珍貴的家鄉情、手足情,尤其是突出刻畫了宋慶齡偉大而光榮的一生。",,"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文嶺里35號","86-898-6322-2672","86-898-6322-8509","songjihu@163.com"
"34","香港","香港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的館址「甘棠第」,原是香港商人何甘棠的府第,建於1914年,是香港現存少數保存良好的二十世紀初建築物。自1960年後,甘棠第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擁有及管理。 2004年初,教會將之出讓予香港特區政府,修繕為孫中山紀念館。2006年12月,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紀念館總樓面面積約2,560平方公尺,設施包括兩個常設展覽廳、專題展覽廳暨演講室、閱覽室、互動學習室、活動室及視像室。
孫中山先生曾在香港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並在此孕育革命思想和籌劃革命起義活動,故紀念館以凸顯孫先生與香港的密切關係為展覽主題,讓參觀者緬懷這位偉人在港的活動足跡。紀念館鄰近孫中山史蹟徑,參觀者可順道憑弔與孫中山求學及策動革命相關的地點。","hk.drsunyatsen.museum","香港中環半山衛城道7號","852-3580-6776","852-3580-0548","sysm@lcsd.gov.hk"
"35","澳門","澳門國父紀念館"," 澳門國父紀念館位於澳門文第士街一號,是座富有伊斯蘭風格的三層洋房,花園內的國父銅像,是國父日本友人梅屋庄吉獻給國民政府的四尊國父銅像之一,目前該館為澳門旅遊勝地。
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居澳門行醫時,他的長兄曾在風順堂街置有一幢屋宇,供先生與家人居住,該屋後來拆毀。1918年,中山先生在望廈龍田村(即今的文第士街)建了一座小洋房,給他的元配盧慕貞女士居住,1930年夏,對面山邊的澳門政府火藥庫爆炸,該處遭波及損毀。事後,任廣東省民政廳長的國父哲嗣孫科提出九萬銀元,加上澳門政府的賠償,將故居改建成現狀,盧太夫人於1952年9月在故居逝世。
中華民國政府以國父孫中山先生為華僑所景仰,於1958年4月,將故居改為「澳門國父紀念館」,對外開放,供中外人士參觀瞻仰。",,"澳門文第士街一號","853-2830-6282","853-2871-3130","taipei96@macau.ctm.net"
"36","日本","孫文記念館(移情閣)"," 孫文記念館(移情閣)是日本唯一一處以表彰中國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孫文的公共設施,於1984年11月正式建立對外開放。1913年3月14日孫文訪問神戶時,神戶華人界、經濟界的有志之士在華僑實業家吳錦堂的別墅“松海別莊” (移情閣西側)為其召開歡迎午宴,因此兵庫縣以及神戶華僑各界在移情閣建立了孫中山記念館,2005年改稱孫文記念館。館內的常設展以日本與孫文、神戶與孫文的歷史為中心,介紹了吳錦堂的生涯以及移情閣的變遷等。其中藏有孫文的親筆揮毫、使用過的名片等珍品。
記念館所在的建築物移情閣,為日本國家級重點文化保護遺產,原是吳錦堂的別墅,於1915年建成,2000年由兵庫縣進行了復原修建。移情閣外觀為中國式的八角形,基本設計為西洋式,而內部使用了金唐紙等富有日本特色的裝飾,同時各樓層的天花板中心部裝飾有龍、鳳以及中式吊燈,使建築物的中心貫徹了中國的靈魂。記念館地處明石海峽大橋腳下,瀕臨瀨戶內海,景色優美。","sonbun.or.jp/ch","兵庫縣神戶市垂水區東舞子町2051番地","81-78-783-7172","81-78-785-3440","sunwen20@aioros.ocn.ne.jp"
"37","日本","橫濱中華學院(國父紀念校)"," 橫濱中華學院地處日本橫濱地區的中華街,原名「中西學校」,由國父孫中山先生於清光緒23年(1897)創立,為當時日本第一所華僑學校。民國35年(1946) 新校舍竣工,改名為「橫濱中華小學校」,並獲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認可。民國36年(1947) 增設中學部、幼稚園部,更名「橫濱中華學校」。民國44年(1955)增設高中部,更名「橫濱中華中學」。民國57年(1968) 新校舍落成,並取得學校法人資格,正式更名為「橫濱中華學院」。民國63年(1974)由中華民國批准「國父紀念校」之稱號。創校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
橫濱中華學院承襲中華傳統文化,是以正體中文教育為中心的華僑學校。學校設有幼稚園部、小學部、中學部及高中部。以「禮、義、廉、恥」為中華學院的教育方針,以「德、智、體、群、美」五育全面啟發,以達成全人教育之目的。課程內容豐富多元、與時俱進,以古箏、書法、古典音樂陶冶學生優雅情操,以舞龍、舞獅、民族舞蹈培養學生的團結心,並著重中、日、英三語教育,以適應國際交流的現況,培養國際觀,成為現代的國際人。","www.yocs.jp/YOCS","〒231-0023 神奈川縣横浜市中区山下町142番地","81-45-681-3608","81-45-671-1070","yocs@yocs.jp"
"38","日本","宮崎兄弟故居 宮崎兄弟資料館"," 荒尾村宮崎家的八弟宮崎滔天(寅藏),1895年與孫中山結識,1897年與陳少白在橫濱相識。滔天為了掩護孫中山,帶他回荒尾村老家逗留兩週,兩人建立了牢固的情誼。其後在滔天撰寫自傳《三十三年落花夢》中,寫出孫中山是藉由滔天之介紹認識黃興的,並攜手成立「中國革命同盟會」,此書對中國的民主革命作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以「全國鐵路總辦」的身分於1913年再次來日訪問,考察了日本近代產業的各種設施,同時,向幫助他辛亥革命有功的日本人民表示謝意。在百忙之中,孫中山還特地抽空再次造訪荒尾村的宮崎家。
當日,荒尾村的平岡村長以及300多位有志者和兒童前往萬田火車站迎接,孫中山也脫帽向大家致意。孫中山深情地回顧起前次逗留的情景,向宮崎一家人和荒尾村的鄉親們深表謝意,並在院子裡攝影留念。",,"熊本縣荒尾市荒尾949-1","81-968-63-2595","81-968-63-2595","seika@castle.ocn.ne.jp"
"39","日本","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 愛知大學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展覽室(亦稱愛知大學紀念館),在1998年5月成立於愛知大學。孫文的支持者山田良政、山田純三郎二兄弟,先後任職於「南京同文書院」、「上海東亞同文書院」,這些東亞同文書院的歷史資料,日後被愛知大學所設立的紀念館典藏。該紀念館以孫文的支持者山田兄弟相關史料為展覽重點,參訪的對象除了日本國內外,也包括從臺灣、中國和香港等地來訪的學者。
山田兄弟生於青森縣弘前(山田良政1868-1900年、山田純三郎1876-1960年),山田良政任教於南京的日本學校「南京同文書院」,但1900年孫文於廣東省發動惠州起義,山田良政辭去教職參與起義,最後遭清軍逮捕殺害。其弟山田純三郎繼承其遺願,任教於南京同文書院後的「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從辛亥革命至孫文逝世期間,擔任其秘書職務,孫文在《建國方略》中亦提及山田兄弟,為孫文少數信賴的日本友人。
關於山田兄弟的龐大資料,戰後為東京的山田家族保存,直到1991年秋天,才依山田純三郎四子山田順造的遺願,將全部資料贈與愛知大學,經整理於1998年5月在愛知大學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展覽室(愛知大學紀念館)公開展示,是日本國內珍藏關於孫文原始資料最多的地方。","www.aichi-u.ac.jp/orc/index.html","愛知縣豐橋市町畑町1-1","81-532-47-4139","81-532-47-4196","Toa@ml.aichi-u.ac.jp"
"40","韓國","孫文研究會國際交流院"," 為了將中山先生之豐功偉業與博愛精神,化為二十一世紀國際化時代之新座標,增進國際間的和睦、友好,韓國孫文研究會國際交流院於2005年4月23日,正式在釜山廣域市中區中央洞4街48-1極東大樓202號正式成立。
目前該院院址已遷移至釜山廣域市金井區南山洞224-5番地之冬栢文化財團大樓2樓。
開院三週年紀念時,出版了中山先生史蹟記『默如雷』之韓語版,並於釜山慶星大學美術館展出由國立國父紀念館(臺北)所寄贈之中山先生行蹟紀錄寫真展。另外適逢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時,於釜山華僑中學禮堂舉辦了中山先生行蹟紀錄寫真展示會,會後並以教育資料之形態,將資料全部轉贈留存於釜山華僑中學理事會。同時,開展了詩朗誦會和論文發表會等活動。
開院五週年紀念之際,創刊本院機關誌『通涉文化』,更為發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制定「國際通涉文化博愛獎」,並且實施頒獎活動。
國際交流院今後將繼往開來,為傳播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努力不懈,將之發揚光大。",,"釜山廣域市金井區南山洞224-5番地冬栢文化財團大樓2樓","070-7504-6350","051-582-1900","plia7535@naver.com"
"41","新加坡","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晚晴園)"," 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屬下的─孫中山南洋紀念館(晚晴園),二十世紀初曾作為孫中山在南洋的革命基地,見證百多年前海外華人如何回應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和中國社會的變遷。
晚晴園位於新加坡中部的馬里士他區,占地面積約3120平方公尺。這棟別墅於1902年落成,1905年由張永福與張華丹兄弟購置,作為母親陳寶孃女士晚年的居所,並命名為“晚晴園”。同年,孫中山來到新加坡,張永福請示母親後將晚晴園讓給孫中山進行革命事業。孫中山遂於晚晴園內成立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並積極開展革命活動。1908年7月,晚晴園成為南洋支部總機關,以統整東南亞區域內的革命活動。
晚晴園是孫中山海外革命的一個策源地。它是孫中山、胡漢民、汪精衛、黃興、居正等許多近代中國風雲人物和南洋革命志士聚會的場所。孫中山亦先後在晚晴園策劃三次革命起義:黃岡(1907年5月)、鎮南關(1907年12月)和河口(1908年4月)起義。
2009年中華總商會將晚晴園交由新加坡國家文物局管理。晚晴園閉館整修後,配合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於2011年10月8日重新對外開放,新展廳以更全面的視角來敘述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社會的關係。","www.wanqingyuan.org.sg ;www.facebook.com/wanqingyuan","12 Tai Gin Road, Singapore 327874","65-6256-7377","65-6256-7677","NHB_WQY@nhb.gov.sg"
"42","新加坡","同德書報社"," 孫中山先生提倡書報社,開啟民智,宣揚革命,他在新加坡創設同德書報社,獲得同盟會領袖如張永福、陳楚楠、林義順等支持。1910年8月8日獲得英殖民政府註冊為合法社團。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同德書報社成為中國國民黨在海外的重要機構,1925年孫中山逝世,主導籌備「星洲全僑追悼國父大會」。1937年日本侵華,同德社策動救亡抗日,1945年8月,日軍投降,同德書報社負起全島治安工作。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建國,同德社蛻化為民間社團,持續弘揚孫中山理念。1986年遷至廣東民路53號的現址,門口高懸的「同德書報社」匾額,是孫中山於1917年任大元帥時,親筆所賜。
內有「中山先生紀念堂」,其正中央懸掛孫中山先生畫像和「天下為公」橫聯,配置「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對聯。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樹立在廳中央,供社員和公眾瞻仰。社內藏有7千多本中山先生理念的正楷書籍,供社員參考。日間開放給公眾閱讀報章雜誌,週日和週末開辦書法繪畫、學術講座、文藝展覽及歌唱戲劇等課程。同德書報社致力弘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中華文化以及華族傳統。每年8月8日為社慶,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3月12日忌辰必有紀念集會。",,"53, Cantonment Road, Singapore 089753","65-9386-0438","65-6466-9478","sy_cham@hotmail.com"
"43","馬來西亞","檳城閱書報社(孫中山紀念館)"," 檳城閱書報社是孫中山先生親自命名,於1908年12月19日創辦的僑社組織。以檳城柑仔園94號為社址,是一肩負團結華僑,支持革命的華僑革命機關。
1910年,中國同盟會南洋總機關部由新加坡轉移到檳城,並以此為基地,從此檳城閱書報社儼然成為領導南洋華僑革命的大本營。1905年至1911年孫中山先生先後5次來此鼓吹革命,其中黃金慶、吳世榮、陳新政、丘明昶等先賢,協助孫中山先生成立檳城同盟會、檳城閱書報社等,孫中山先生視為股肱。
1910年11月13日,孫中山先生在檳城柑仔園404號,召開「庇能會議」,決議發動黃花崗起義。翌日在本報社召開緊急會議,獲得同志及南洋各州府華僑熱烈響應,捐獻鉅資。其後起義雖遭挫敗,然碧血黃花,牽動全國各地,奠下辛亥武昌起義的成功。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先生特頒「旌義狀」給檳城閱書報社,表揚對革命的貢獻,並給予:「華僑為革命之母」之至高評價。
為緬懷孫中山先生與檳城僑社、檳城閱書報社先賢們的可歌可泣史蹟,書報社特設孫中山紀念館,展示著先賢之豐功偉業,見賢思齊為後代樹立模範。",,"65 MACALISTER ROAD. 10400 PENANG. MALAYSIA","604-228-5119","604-228-5118","hlkhiah@streamyx.com"
"44","馬來西亞","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 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世界文化遺產城,喬治市核心古蹟區內,打銅仔街120號。館內保留1875年的古蹟原貌和多件百年文物,及孫中山和檳城革命先賢有關圖文展。1910年孫中山先生來此,領導南洋同盟會展開革命活動,並召集“庇能會議”為1911年的黃花崗起義募款,籌獲八千大洋錢,成為革命勝利的重要轉折點。
孫中山先生創立,至今尚存的《光華曰報》也在此創刊。2001年2月4日時任馬來西亞首相,敦馬哈迪醫生主持紀念館開幕典禮。2007年發行的電影《夜明》在此拍攝。
2010年在馬來西亞政府、民間及國際團體組織的支持下,主辦了第22次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孫中山《庇能會議》一百週年國際慶典及國際專題研討會、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國際展,還有孫中山在檳城巡跡之旅等系列活動。出席的貴賓有馬來西亞首相派代表、孫眉的直系後裔及30個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代表們。
同年也與國立國父紀念館,在臺北合辦孫中山檳城會議一百週年慶和圖片文物展。為執行承先啟後任務,從2011年始,紀念館積極組織、培訓和參與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與國際接軌進行各項歷史研究交流工作。","www.sunyatsenpenang.com","120 Armenian Street, 10200 Penang, Malaysia 馬來西亞,檳城州","604-2620-123‧2610-307","604-2633-970","sunyatsenpenang@gmail.com"
"45","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孫中山先生為了推動反清革命運動,曾於1905年至1911年期間到訪檳城5次。在這5次的訪問過程中,孫中山先生促成三個革命團體的成立,即1906年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檳城分會、1908年設立的檳城閱書報社及1910年創辦《光華日報》。
黃花崗事件及武昌起義都是孫中山先生在檳城策劃的。在黃花崗86烈士中,有4名是來自檳城。光華日報在1910年12月排除萬難出版後,孫中山先生亦賜墨寶“光披四表”祝賀,說明了他對光華日報的莫大期許。
超過一世紀以來,光華日報未敢辜負孫中山先生創報理念,以及服務華社與國家的宗旨,堅守輿論先鋒的角色之餘,也不斷主辦社會公益、文教及康樂活動,成為世界最悠久的華文日報,也當選馬來西亞最悠久的五家企業公司之一。此外,光華日報也與世界華文報業組織及海外華文媒體保持密切的合作與聯繫,曾先後主辦二屆的世界中文報業大會,參加的海外媒體達數十單位,二次大會皆由馬來西亞首相親臨主持開幕儀式。在董事會主席林緒通、總經理李興前與總編輯胡錦昌領導下,光華日報全體同仁信心滿滿地準備迎接2015年的創刊105周年紀念。","www.kwongwah.com.my","馬來西亞檳城州三條路19號","604-2612-312‧604-2634-402","604-2628-540(行政部)","webmaster@kwongwah.com.my"
"46","美國","金山國父紀念館"," 金山國父紀念館,原為「少年中國晨報」所在地,該報為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09年為宣傳革命,發展組織所創之機構。該報盛行時分銷全美各大城市,1991年4月,因經濟困難而停刊。金山僑界深感惋惜,中國國民黨駐美國總支部為順應僑情,傳承國父革命愛國之精神,特聯合各界僑團、僑胞發起籌建金山國父紀念館,得到各界僑團、僑胞響應捐助,其後又獲中國國民黨等機構撥款襄助,再向銀行貸款,總共籌得美金150萬元,經過1年8個月的施工,金山國父紀念館終於民國83年(1994)7月落成完工。
紀念館禮堂可容納200多人之座位,可供僑社舉辦各種集會使用。平日陳列國父革命史蹟圖片展覽,另有故宮文物精品展示之櫥窗,這二項展品由國立國父紀念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提供。今日紀念館已成為金山華埠舉辦宣揚國父思想之學術講座,及展覽有關中華文化藝術作品之重要場所。
紀念館經費完全依賴各界僑團、僑胞熱心捐助,工作人員亦屬義工,不支分文,還需出錢出力奉獻時間服務僑胞。首任之董事長為江仕華先生,首任館長為莫鏗先生,每屆職員任期兩年,可連選得連任一次,至今已為第十屆職員,現任之董事長為陳伯豪先生,現任館長為楊子超先生。",,"838 Stockton St San Francisco, CA 94108","415-982-6218","415-982-3025","kaomintn@yahoo.com"
"47","美國","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 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的使命是:激發大眾對夏威夷及夏威夷人在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及新中國成立中承擔的重要角色的認識。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基金會對歷史上孫中山及支持孫中山開創近代中國作出貢獻的夏威夷人和組織,進行研究、記錄、編載和成果展示。
1879年,13歲的孫中山先生從中國廣東來到夏威夷,他在檀香山渡過大部分的少年時光,在這裏成長和受教育。1894年,中國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於夏威夷誕生。1911年,孫中山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政體─中華民國。
“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這裏長大和受教育。在這裏,我開始懂得什麼是現代、文明政府,這樣的政府意味著什麼。”——孫逸仙
紀念夏威夷民眾對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支持和影響,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捐贈一座180公分高、以青銅鑄造的銅像,名為“少年孫中山”,立於檀香山的Bethel 和 Hotel 街,夏威夷劇院左側的孫中山紀念公園,該塑像由雕塑大師朱達成精心雕作,刻畫了13歲的孫中山形象。2007年11月12日,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檀香山市市長Mufi Hannemann與中山市副市長馮煜榮參加了孫中山塑像揭幕典禮。","www.sunyatsenhawaii.org","45 North King Street, Honolulu, HI 96813 USA",,,"contact@sunyatsenhawaii.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