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新冠疫情只是故事的開端|疫苗之謎 一

 

新冠疫情只是故事的開端|疫苗之謎(一)

(蓋帝圖像)
(蓋帝圖像)

最終,德國疫苗公司CureVac、美國輝瑞製藥Pfizer以及莫德納公司Moderna從全球數十家公司的新冠疫苗競爭中脫穎而出。根據專業網站statista的報導,截至11月12日,即上述三大公司先後宣布其研製的新冠疫苗完成全部必要測試之後,全球範圍內已經生產出了超過670種抗新冠病毒的藥物。

在消除病毒方面的有效率高達95%,因此,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湧入以求預訂疫苗,從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了全球製藥行業的收入規模,並在2019年實現了高達1250萬億美元的總收入。那麼,為什麼是這三家公司呢?為什麼都是新冠疫苗?這三家公司為何都能在短時間內使用mRNA技術成功製成抗新冠病毒的疫苗?而這項技術15年來都未曾研製出針對任何傳染性疾病或非傳染性疾病的不含副作用的疫苗,包括艾滋病、癌症、肺結核、瘧疾和流感。直到現在為止,仍然無法證明這項技術能為過去時間內的任何一種疾病提供有效疫苗。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本文並不會對當前發生的事情進行陰謀論的解讀,也不會對疫苗或其背後的勢力予以反對或支持的立場。但是本文將試圖超越事件的表面與淺象,突破那些急於推銷該疫苗的媒體所提供的膚淺報導,旨在深入研究其起源和發展,以了解當前一切的根源和真相。

讓我們用事實說話。

尋找比爾·蓋茨

在美國億萬富翁、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身上,我們可以找到所有的答案。比爾·蓋茨是世界上最具權勢和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也是在疫苗領域最大的投資者之一, 他與妻子共同創立的“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在過去20年的時間內,向醫療和教育領域投入了超過6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

早在5年前,比爾·蓋茨第一個討論了下一場到來的全球大流行,而現在,他也是第一個認為新冠疫情之後的世界將會不同與過去的人,而解決方案就存在於疫苗中,要回歸新冠疫情之前的生活,全球就必須大範圍地接種疫苗,他還是第一個表示疫苗將很快製成的人,並稱到今年年底,將會供應1億劑疫苗,而到2021年底,則將製成20億劑疫苗。

他精確地了解所有細節,並且密切聯繫著步步緊扣的環節,那麼一切怎會不按他的說法發展?

自上世紀末以來,隨著2000年的千年發展目標的啟動,比爾·蓋茨已將興趣轉移到疫苗生產上,當時還成立了專門研究免疫和疫苗製造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自那時起,比爾·蓋茨的興趣一直集中在利用他在軟件開發方面的經驗,來尋求創新方法以開發治療疾病的方法。2003年3月,他的基金會為全球基因組學界泰斗華盛頓大學的相關研究提供了高達7000萬美元的資金,此外還提供了1.5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建造有關這項研究的總部,而這就是一門利用人類基因序列來開發藥物和抗體的科學。

廣告

2005年6月,比爾·蓋茨的基金會撥款4.5億美元用於推進研究,目標是在發展中國家內建立有效、廉價、快速分發和易於使用的衛生技術,並在世界範圍內募集了一千多名科學家以監測重大的挑戰,一旦成功克服這些挑戰,將有助於消除致命疾病並治愈患者,而這些挑戰的數量達到了43個,其中最突出的包括:為兒童製造不需要冷藏或注射或多劑量接種的改良疫苗,從而改善發展中國家的接種水平。蓋茨當時表示,將使用低成本技術完成疫苗生產,經過改良的疫苗無需冷藏和針頭注射,只需口服一劑即可完成接種。

2008年3月,基金會以面臨重大挑戰的名義發起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並為之撥款1億美元,敦促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積極提出解決重大健康問題的新思路,並承諾將為傑出的倡議提供10萬美元的支持,如果取得成功,甚至可以增加至100萬美元。

2010年1月,比爾·蓋茨在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的講話中宣布,下一個十年將是疫苗的十年,而創新將使拯救更多的兒童成為可能。

回到改變世界的計劃

對於比爾·蓋茨而言,2015年是不同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聯合國啟動了以“改變世界”為口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將持續至2030年。這項計劃解決了千年目標計劃在過去15年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而在過去的15年中,蓋茨也與千年目標計劃及其機構、計劃、項目、會議、決定和資金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可謂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最偉大的工程師之一。

在2015年之際,蓋茨致基金會的年度信件題為《 2030年的巨大賭注》,這種賭注就是在未來15年內尋求突破,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在貧困國家內改善人們的生活,而這種突破將由技術、疫苗、農作物、智能手機、更便宜的平板電腦等領域的創新所主導,以及其他擠占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的細節。

值此之際,比爾·蓋茨推出了一系列的額外倡議,以幫助加快改變世界的進程,並增強他在這一進程中的主導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倡議包括:

  • 被稱為“ID 2020”的數字身份倡議——旨在尋找數字解決方案,在2020年為所有人類創建統一的身份認證。這項倡議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邊境地區和邊緣地區開展工作,以探索這類項目在現實中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 “全球公民”倡議——“他們致力於改善窮人的生活,抗擊他們的疾病,拯救他們免於死亡”。全球範圍內已有數百萬人加入了這項倡議,他們希望為在其國家內執行可持續發展目標而發揮作用。
  • “守門員”運動——旨在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度。
  • 堅持2005年發起的探索主要挑戰的運動。在這項倡議之下,世界上所有活躍的科學研究中心和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為之作出貢獻。這是一個龐大的網絡,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科學研究中心和科學家都參與其中,此外,正式參與這些倡議的還包括各國領導人、私營部門、民間社會組織以及其他關注該問題的人員。通常會確認以下情況:
  1. 富裕國家需要增加支持以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 領導層必須擁有政治意願,在他們的國家內執行決議,並堅定地站在朝向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改變世界的行動前沿。
  3. 有必要在所有領域進行技術轉型。
  4. 各國有必要提供全面信息,以便對其進行分析並從中受益,用於加速發展目標的實現。
  5. 必須提高透明度,加強自由、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

儘管聯合國建立了許多機制來確保全球在2030年實現轉型,但是,響應規模仍然薄弱,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國家、貧窮國家及最為貧窮的國家內。

(未完待續)

https://chinese.aljazeera.net/opinions/2020/11/28/%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5%8F%AA%E6%98%AF%E6%95%85%E4%BA%8B%E7%9A%84%E5%BC%80%E7%AB%AF%E7%96%AB%E8%8B%97%E4%B9%8B%E8%BF%B7%E4%B8%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