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軍演只是裝裝樣子?習近平早就向拜登交了底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上個星期訪問台灣之後,中共軍隊隨即在台灣周邊進行高強度軍事演習,台海之間一度異常緊張。不過,美國總統拜登8日被問及北京圍台軍事演習就曾表示,他對此關切但不擔心,拜登當時還說,“不認為中共會有超出現在所做的舉動。”最新消息指出,拜登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早在佩洛西訪問台灣之前四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與拜登的通話中曾向拜登透露,北京無意在台灣問題上跟美國開戰。
《華爾街日報》11日引述接近中共決策層的知情人士的消息說,習近平對北京幾個月來的外交努力、卻未能阻止佩洛西的訪台行程,感到沮喪。據知情人士披露,7月28日,中美首腦通話時,習近平曾警告拜登,如果佩洛西去台灣,會有不確定的後果;但習近平同時也表達了現在還不是爆發全面危機的時候,並說雙方都需要“維護和平與安全”。拜登政府官員說,美方向北京明確表示,華盛頓致力於長期支持美中關係的“一個中國”政策,但國會議員有權到台灣訪問。
在佩洛西離開台灣後,北京進行了幾天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對台灣周邊進行臨時封島行動,並叫停與華盛頓在軍事等領域的高層會談。《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援引消息人士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正在尋求一種有分寸的反應,這種反應是有力的,但又不會激起華盛頓及其盟友的升級反應。同時,習近平也藉機在國內展示自己的威權。例如,中共媒體直播了向台灣周邊水域發射導彈的過程。民族主義媒體人士和代表政府內部更多鷹派觀點的學者警告說,台灣海峽可能發生戰爭。儘管如此,北京的行動仍使其進一步加劇了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並引起了美國盟友的安全擔憂。
報導還援引熟悉決策過程的人士說,對習近平來說,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希望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的中共20大之前保持穩定。最後,習近平決定與拜登通話,以盡量減少與美國發生衝突的風險。不過,在佩洛西訪問前與拜登通話,這對習近平來說具有政治風險,因為面對國內對清零和其它政策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多,習近平急於向外界展示其權力。
據知情人士透露,拜登當時向習近平解釋了美國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門之間的政府權力劃分,並提醒習近平,前眾議院議長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在25年前曾訪問過台灣。最後,兩位領導人同意保持溝通,並著手計劃在未來某日進行面對面的會談。
2、經濟學家張維迎再遭封號網絡上的中國還剩什麼
近日,大陸醫學科普知名團隊“丁香園”旗下系列微博賬號全遭禁言,引發輿論嘩然。不僅如此,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再次傳出遭到全網封殺。有分析指出,不符合中共主旋律的言論,現在是不是都得“清零”?在當局嚴格的言論管控下,中國網民還可以談什麼?網絡上的中國還剩下什麼?
據“中美印象”網近日刊登一篇微信文章,稱經濟學家張維迎8日已被全網封殺,具體原因不詳。文章說,從北大出來的張維迎,還算是對這個體制有所幻想者,還在有限度地說真話,他的被銷號,更體現某黨的虛弱無力。目前,微博上一個名為“張維迎談經濟”的帳號,僅顯示“根據博主設置,內容無法訪問”。
《自由亞洲》報導,張維迎長期支持自由市場理論、支持推進市場化改革,也曾針對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共同富裕”表示,“若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乾預,中國祇能走向共同貧窮”,除此之外,張維迎曾在2018年撰文呼籲中共未來30年應實施司法、民主化改革。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指出,像張維迎這種經濟自由主義,主要談經濟問題,對別的問題談的不多,所以,過去在江澤民、胡錦濤時代也有比較多言論空間,所以變得很有名氣、影響很大。現在,習近平對於這種人都不滿意,因為習近平的經濟主張就比江胡時代保守,對市場化改革也不滿意。不過,張維迎在11日回复《自由亞洲》置評信件時否認遭到封網,稱這純屬傳言。
這並不是張維迎第一次傳出被封消息,他的文章和演講幾乎發表後立即遭到下架,也多次傳出被全網封殺。張維迎在2018年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畢業典禮演講時如此說道:“中共體制的基本特點是限制人的自由、扼殺人的創造力、扼殺企業家精神……推動和捍衛自由,是每一個關心中國命運的人的責任,更是每個北大人的使命。”這篇演講內容在北大官方微信帳號刊出不到半天就遭刪除,後來更傳出他被封號。
3、 信不信?中國赴美留學生數量暴跌50%
如今,美國不再是中國學生最夢寐以求的海外高等教育目的地,據報導,2022年上半年,發放給中國公民的美國學生簽證數量比新冠疫情前下降了50%以上。
《華爾街日報》11日報導,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中國學生就逐漸把留學目光投向其他地方,原因是他們擔憂自己在美國不受歡迎,同時出現了更多國內和國際的替代選擇,而疫情期間的旅行限制和安全擔憂加速了這種轉變。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最新數據,在2022年前6個月,美國向中國公民發放了3萬1055份F-1簽證,低於2019年同期的6萬4261份,數量暴跌超過了50%。
報導指出,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留學生們為美國大學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學費,以抵消美國國內入學率下降和公立大學資金減少的影響。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門戶開放報告》跟踪和統計的數據,在疫情之前的2019-20學年,中國公民佔在美留學生人數的35%,給美國經濟貢獻了159億美元。如今,許多因素導致中國學生到美國之外的其他地方尋求高等教育,包括與新冠相關的嚴格旅行限制,以及對美國疫情、反亞裔種族主義等暴力,尤其是美中關係惡化的擔憂。
報導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20年發布的一項命令,禁止與軍事相關實體有聯繫的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進入美國。大學管理層表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導致中國學生申請簽證被拒,即使是那些沒有明顯軍事關係的人。拜登政府於2021年5月恢復了對中國學生的簽證處理,並公開表示,美國歡迎中國學生,但並沒有解除川普的禁令。如今,更多中國學生選擇留在國內讀書,或前往新加坡和英國等地。報導認為,如果美國學校找不到方法彌補中國學生的流失,隨著聯邦疫情紓困資金的耗盡,財政打擊可能是毀滅性的。
4、被困海南:他從拒絕相信到憤怒、悲傷、絕望!
國際公共衛生專家、紐約大學上海分校教授霍爾在6月終於離開此前封城許久的上海,前往度假勝地海南。孰料,如今,他又在海南被封。在講述了自己在中國的的經歷時,霍爾表示:“我從拒絕相信到憤怒、悲傷、絕望!”
德國之聲報導,在過去兩年裡,布賴恩·霍爾一直在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工作,現在他被困在海南的主要旅遊中心三亞,何時才能離開,沒人知道。霍爾通過電子郵件告訴路透社:“眼下不可能離開了。我住的酒店被封。根據市政府的指示,客人不允許離開自己的房間。”
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來,海南省是中國國內染病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地區之一。然而一段時間來,這些地區也出現疫情,當局不斷收緊防疫管控措施。霍爾寫道:“我的情緒很自然地從完全否認、拒絕相信,到憤怒、悲傷,最後到絕望。”
報導指出,和上海的千百萬居民一樣,今年上半年,霍爾經歷了長達兩個月的嚴格封鎖。解封後,他離開了上海,來到度假勝地海南,計劃在這里遠程工作。怎料到,現在他又在海南被封。在郵件中,霍爾寫道:“與其說是海南的封鎖,不如說是對上海封鎖的記憶讓我不寒而栗,加上對即將到來的秋季在上海等地可能要面對情況的不安感。”在推特上,這位公共衛生專家表示,這是他今年第四次面對防疫封控了。“新變種非常難以控制。現在和未來幾個月,中國可能會有更多的城市被封。”眼下,霍爾不得不呆在客房,由酒店提供包括食物和水在內的日常必需品。他說,他無法預測還會發生什麼,只好聽天由命。他寫道:“如果還想在這裡生活、工作,我們就得在計劃上保持靈活性,接受這些干擾。”根據媒體報導,約17.8萬名遊客也受到封城影響,滯留海南,其中約5.7萬人困於三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