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印度半導體曾海放台積電 沉寂30年竟因一樁神秘案件 學者揭露這段秘辛

 

印度半導體曾海放台積電 沉寂30年竟因一樁神秘案件 學者揭露這段秘辛

 
旺得富理財網
 
王順泉

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對全球太重要,近期台海緊張,中共軍方動作頻頻,媒體甚至傳出美方有意在萬一開戰時,撤離台灣晶片工程師,引發各方議論。這也更加凸顯台灣的晶片製造,對世界、尤其是對美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談及台海問題表示:「一旦發生戰爭,台積電會被摧毀,一切都會被摧毀。」連荷蘭媒體也刊登專文,詳述台積電之於全世界的重要性,甚至直指張忠謀獨特的重要地位,稱他為「民族英雄」。

不過,在聯電、台積電草創的年代,當時新興國家發展半導體,台灣並非腳步最快,也絕不是領先者;除了南韓、台灣,當年的印度其實發展得更快,更有機會成為半導體巨人。但是,印度的半導體發展卻突然間戛然而止,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在臉書揭露這段秘辛。

沈榮欽以「印度為什麼沒有台積電」為題發表專文,細說這段往事。

沈榮欽寫到:很少人知道,在半導體製造上,印度也許差一點就變成台灣了,但是發生了一件意外,永遠改變了歷史。

印度在八零年代曾經打算自己發展半導體製造,而且研究過當時也在發展的南韓、台灣、中國等經驗,採取了幾乎和台灣完全相同的方式發展,不過因為印度沒有工研院電子所,所以由政府出資成立國有半導體製造公司SCL。

和台灣一樣,SCL以國有資金為主,然後也試圖找一些私有資本投入。台灣聯電成立於1980年,台積電為1987年,SCL為1984年。

電子所由楊丁元等人領軍向美國二級半導體廠商RCA技術移轉;印度由IIT領軍,向美國二級半導體廠商AMI技轉。台灣大量運用矽谷華人的關係;印度則大量運用矽谷印人的關係,而且IIT和美國的關係比當時交大更為密切。

台灣一開始做電子錶IC,印度除了電子錶IC之外,也作微處理器。不同的是台灣最後利用僑生的關係才在香港找到買家,印度一開始不僅有政府保證採購,還與美日一流企業(Hitachi和Rockwell)合作,賣給他們電子錶IC與微處理器,比台灣當初的起點更好。

台灣成立科學園區,印度也成立園區,將相關產業群聚。台灣技術進步飛快,印度進步更快,1984年的5微米,到了1987年,只比當時世界製造技術領先的 Intel、NTT、Toshiba 的0.8微米技術落後一個世代,而這時台積電才成立。印度也向荷蘭、日本等國購買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在國際採購上並無問題。

當時印度輸給台灣的「硬傷」是基礎設施與官僚效率,尤其是水電的供應,這點印度當地政府雖全力配合,但仍無法與台灣相提並論。除此之外,印度絕大多數條件都和台灣一樣,有些甚至比台灣更好。

總之,比台積電早三年成立的印度SCL,比台積電更可能成為世界半導體巨人。

但是為何今天印度要千求萬求台積電(與鴻海)到印度設廠製造?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1989年,SCL廠房發生大火,將廠房燒得一乾二凈。起火原因不明,各種猜測滿天飛,從意外、人為縱火、騙保險金、到為軍隊生產晶片的政治因素等等都有,但是沒有證據。

總之,這一場火燒掉了印度半導體的希望,等到八年之後,才又籌足資金,再度進入半導體產業,可惜當時三星已經崛起,台積電也急起直追,印度已經時不我予,以完全失敗告終。

如果不是那場大火,今天世界半導體大國會不會是印度還很難說哩,但是歷史一旦分岔,就難以回頭,如今半導體製造大國印度,也許只能發生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積電

#三星

#聯電

#半導體

#台海

#印度

#科學園區

#晶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