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WSJ:台美貿易旺到創紀錄 美對陸的關稅大刀是關鍵

WSJ:台美貿易旺到創紀錄 美對陸的關稅大刀是關鍵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與台灣之間的貿易正興旺成長,除了市場對晶片需求激增外,美國對中國大陸包含電子產品在內的出口品課徵稅率達25%的關稅,促使台灣原先西進的工廠回流,也有助拉高台美之間的貿易交流。

台灣現在是美國的第八大貿易國,次於英國,高於越南。在截至9月的過去一年,台灣對美貨物出口額達創紀錄的720億美元,若與美國前總統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實施課稅的前一年,即2017年相比,成長幅度達70%左右。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美國對台出口也較關稅實施前成長約35%至一年350億美元,同樣創紀錄。台灣主要是增加購買美國的原油、機械和汽車。

台灣是美國的半導體主要供應國,對美出口激增反映許多產業對公片的需求提高。不過,台美貿易增加的最大原因,仍是美國對中國大陸產品加徵關稅。拜登政府維持了對陸的關稅措施。

數十家台灣企業已將至少一部份生產從中國大陸移回台灣,以避免對美客戶漲價。台灣政府則透過協助取得土地、為營建提供融資和協助徵才等方式鼓勵台商回流。

華爾街日報援引官方數據指出,從2019年來,已有243家回流台商獲得總額超過300億美元的遷移投資協助。

台灣美國商會會長魏立安(Andrew Wylegala)說:「他們知道製造必須避開那些關稅。這是台灣在見到許多企業西進、外流至中國大陸後,試圖讓部分回流的絕佳機會。」

例如製造五金零件、在美國居家修繕零售商Home Depot、Lowe’s銷售的俊良貿易公司也是將部份生產從大陸移回台灣的台商之一。該公司20年來原本有一半的產品是在大陸浙江省生產,總經理Jon Hodowany表示,在公司尋求擴大營運之際,台灣提供能降低購置工廠設備成本的獎勵。但他說,最終仍是美國對在中國大陸生產產品加徵的關稅構成了決定性因素,「關稅是致命的打擊」。現在該公司多數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是從台灣出口。

台灣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張銘斌表示,把營運業務從大陸遷回台灣的台商中,逾70%是電子業。他說,雖然獎勵計畫在今年結束,但他考慮再把計畫延長三年,因為兩岸緊張關係升溫,已對一些在中國大陸營運的台商造成壓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