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胎息」秘傳之法,看完保你一學就會! 2018-07-30 17:32:23 來源:健康之迷路

 

「胎息」秘傳之法,看完保你一學就會!


胎息養生法十分簡單,開始練習可仰躺在軟墊或硬板床上,低血壓者不枕枕頭,高血壓者稍枕枕頭。兩手自然放在胸前,或一手放在胃脘區,一手放在肚臍上,或放在體側。然後採用以下三種練習法中的較為適合自己的某種方法進行練習。一旦學會便運用自如隨時都可運氣鍛造。

可重複閉息引胎息,直至成功。如果你一時不能成功,請認真學習「五心」「三調」「三度」方法。練習一次胎息,時間維持在25—45分鐘即可,一般約半小時。

注意:胎息養生法收勢很重要,停止胎息法後,應靜靜地躺在原地,體會源自丹田的能量。輻射滲透全身時所產生的脈衝感、電流感、酥麻感、舒服感等。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方法練習較好,萬一條件不夠在練習中可即刻停止去幹任何事,不會影響多大效果。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站、立、坐、臥練習。

總之,透過講理以修性,把思想方法和精神狀態都調整到能夠符合生理衛生、內氣運行和醫老治病的需要,使之促進內氣運行疏通經絡,調整氣血平秘陰陽,起到醫老治病的作用。

(三)練習胎息養生法姿勢式圖解

練胎息法一般先從睡臥開始,直到自如,坐臥不拘形式,或臥或坐或站立。

(四)胎息啟動後的表現

胎息啟動後,令人不可思議,常人是無法想像的妙不可言。你會沉浸在夢的境界裡,突然像一匹難以調順的脫疆野馬,腹部(神闕穴)猛發出一股勢不可當的力量。就像剛啟動的一台發動機,有節律地快速運動著,幾秒、十幾秒、幾十秒,在隨息的過程中胎息即刻停下。這時你沉靜在放鬆平靜的狀態下,不要動。不一會你就能感覺到手心和頭部開始微微出汗,再度胎息即可聞到臭汗味(臭氣)只有初練者才能聞到。七天后,笫一階段排毒結束,連續三期,20多天這種臭味逐漸消失。

胎息在整個修練過程中會反覆出現,拉著十二經脈。有時以命門為中心(兩腎)開始左右搖擺上下運動,有時整個督脈自上而下收縮,使你的頭部後仰腹部凸起,閉氣不出在強直伸縮運動著。又會以神闕穴為核心拉動任脈,你會收縮成一團,頭部抬起,腳弓反張,隨閉氣時間長短而停止。氣的衝動又到了臂部,只是腔部前後動動,時快時慢,實叫人難以形容,那種痛快感覺,神經都麻醉了。停止後又開始兩腿腳運動,有時單腳,上下左右拍打。自胎息啟動開始,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全通,上至頭部,下至兩足,五臟六腑各氣穴,包括自己鼻嘴牙齒,凡是平常能運動的器官全部打通,氣通血也通了。大約需要十幾分鐘,繼續如此二三遍後,隨著跳動的力源和量度在你喜悅的心態下,你的手、頭部、胸部即可出汗、發粘,有的發臭,這是排毒的過程,有時汗流如洗,周身出汗(說明:不需要每次都出汗)。這時你會感到全身舒適,心情高興,妙韻雋水。在整個胎息運動過程中,想起來真像一台鋼琴演奏曲,此後經過多次的揣摩演練都能自如地引發胎息,每次都能感到像洶湧澎湃的浪濤,將腹腔裡的內臟翻動衝擊。動時如雷轟耳,靜時如細雨綿綿,有時靜靜地像無風的湖水。

隨著修練時間,胎息進程向深發展,人體臟腑功能得到了調整,全身經脈也趨於通暢並使腹腔的動態頻率漸漸平緩下來。在修練過程中,會出現腎門動氣象火山深層的岩漿噴湧即出,這個臟腑跳動的力源此時才清晰地顯露出廬山真面目。命門動氣不斷地後臍下強勁的噴射,整個體內如風箱般「虛而不屬,動之欲出」。隨著元氣的壯大丹田的拓展,腎間元氣的衝動,更能夠顯示腹內氣穴從此進入修真的核心領域。正如唐代幻真先生《胎息經法》一書中所描述的:“修道者常伏其於臍下,守其神於其內,神氣相合,即生玄胎的胎息養真過程。”

每次練習25—45分鐘,一般半小時即可,可順其自然沿先天經脈路線運動,也可以稍有意調節動動的節律強度,或肢體的部位。

生活中很多人家中有一台幾千元的搖擺機,但如果你學習《胎息養生法》後,搖擺機就不必購買了。因為你學習《胎息養生法》啟動胎息後,你身體內部先天之氣自然地就會上下左右在全身各部位振動搖擺,非常自然,力度可以人為的自由控制,比搖擺機按摩的好受舒服,效果特佳。胎息養生法將帶給你無限的快樂和享受。


(五)胎息修練中的現象

胎息啟動後,身體生病的人。將出現各類反應,有些反應較強烈,是從未出現的,有些則持續的時間較長。讓人心裡沒底,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所以,練習胎息對這些現像要有所了解。

1.在胎息產生後的一段時間內,有些練功者不但沒年青,反倒顯得更加衰老,這是邪氣與真氣互爭的結果。待真氣慢慢滋長,足以祛邪,即會朝著還童的方向邁進。

2.出汗不止。胖人大汗淋漓,有人竟持續十個月之久;瘦人小汗清冷。此為汗排現象。無論大汗、小汗、均是內分泌旺盛所致,所有的汗均為血液中的毒、濁的排瀉。出汗是排除心臟、血液、肺部的脂肪、酸、鹼、風寒熱暑濕的重要途徑。

3.上肢內側出現紅色血斑,此為心臟病的排泄。

4.腳的前部上端出現大水泡,此為肝病的排泄。

5.全部或局部出現丘疹,此為淋巴系統排病。

6.三陰交部位出現小水泡,此為腎臟排病。

7.足部趺陽穴出現中水泡,此為脾臟(胰)臟在排病。

8.皮毛、臍下及肛門出現惡臭之氣,此為肺臟之疾在排泄。

9.頭頂、頸部、鹵門、百會、玉枕、印堂部位出現出汗,發冷或發熱冒氣,或在百會、湧泉部分出現帶水氣包狀隆起,這些均為大腦疾病的排瀉。

10.身上排病出現丘疹、膿胞、突疣、血泡、此為經絡排泄。

11.腳跟出現癢、冷、發燒、發怵、發酸、發冷、發木等現象,此為骨骼骨髓以及太陽經、腳趾的疾病排泄。

12.腹瀉出水及黏穢物,其臭難嗅,象涕、痰、膿一樣,稱為"五色膿"。其排泄的規律是,第一次排泄約在進入內息狀態的七天后,其瀉如注,多為水,少膿,持續2-3天,瀉後身輕神爽;第二次多在第一次洩後的第14天,其瀉如瀆,均出沾稠膿痰之狀,其味惡臭,持續1-3天;第三次多在第二次洩後的第14天左右,膽結石、黑糞、惡性腫瘤都漸漸從肛門排出,若無實物可瀉,直腸尿道會發冷若冰或發熱如灼。以上排瀉是生元消濁現象,不要吃消炎藥、止瀉藥、也不要忍便。

13.小便中出現血污、這是腎結石、尿結石、白帶、赤帶、黑帶、腫瘤化為的血污從尿道排出。

14.尿液樣本出現濁、黃、濃稠、濃、淡、血、黑物、白濁等;尿感:熱、重、冷、刺、酸、甘、辣等,這些均為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的疾患透過小便排出。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等症,均可在尿排後痊癒。

15.嘔吐(包括乾嘔)、咳嗽(包括乾咳),這是橫膈肌以上的病理產物排瀉。

16.屁如連珠不斷,惡臭難聞。此為消化系統污穢之氣的排出。

17.內臟出現隱隱作痛、刺痛、麻癢、火燒、腰荒、頭荒、腸荒等(荒是一種難受的昏沉感),這些都是有病的髒器出現的反應。

18.原本沒有病的部位也出現不適的感覺,如淋巴腺、胸腺腺、性腺、腦體等較大的組織系統出現難受、刺激、灼熱、木冷、感覺氣如泉湧等,這是元氣找到了隱患,過一段時間自然消除,是生理功能恢復青春能力的變化反應。


(六)學習胎息養生法前要注意“三調”

練習胎息養生法時,雖不能像胎兒在母腹內那樣,既吸精微營養物質,又吸真陽之氣,但是練習胎息養生法卻能把從母體帶來的已存肚臍和已分佈全身的先天真陽之氣活化起來,使其同全身的經絡,特別是較快地同十二經十五絡溝通,能迅速地同宇宙萬物之真陽相融合。以心肺為例,胎息的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脈皆開,吸吸結束,百脈皆通,氣血通暢,百病皆除。

胎兒在母腹內是用臍帶呼吸,臍帶是生命的真諦。落地後,臍帶剪斷了,於是呼吸就顛倒了,大多數人是用胸式呼吸,少數是用腹式呼吸。即使是採用腹式呼吸,也不是胎息。為此說:胎息法就是要把顛倒了的呼吸再顛倒過來。即還原回來。

1.調身

依據體質或病情,先從仰臥式開始練習胎息,在肚臍未自動呼吸之前,必須放鬆,主要是大腦要放鬆,必須寧靜,主要是應排除雜念。必須自然,不宜一板正經。

2.調息

胎息是一種肚臍本身自然呼吸,這種自然呼吸與人為導引的種種呼吸運動方法是大不相同的。因為臍帶剪斷後,人的呼吸方法顛倒了,現在要把它顛倒過來,所以還要經過一段導引才行。

其引導方法為:吸氣時肚臍凸起(吸氣應慢細均長),呼氣時肚臍凹入(呼氣應慢細勻長並微提肛),修練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後,肚臍會出現自行的呼吸規律,例如呼吸的開合、快慢、長短以及停頓閉氣等等,都不需要人為地去引導,去控制,完全是自動地進行。到那時,就由必然王國進到自由王國,進入每天24小時都處在胎息狀態中。

養生訣雲:「調息要調真息」。真息者,胎息也。兒在胎中,無吸無呼,氣自轉運。養生者,呼吸綿綿,如兒在胎之時,故日胎息。調息三要,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中體,三者想氣毛孔出入,通用無障,而細其心,念息微微此為真息也。

3.調氣

善攝生者,必明調氣之故。欲修調氣之術者,當設密室閉戶安床暖席,偃臥瞑目,先習閉氣,以鼻吸入,漸漸腹滿;及閉之,不可忍,乃從口細細吐出,不可一吐即盡;氣定復如前閉之始而十息,或二十息不可忍漸熟漸多,如能閉七、八十息以上,則藏府胸隔之間。如日夜,行得一二度,久久耳目聰明,精神完固體健身輕,百病消滅矣。

調氣之法就是從鼻吸氣慢慢閉氣20-60秒以上然後從口呼出緩緩。每次幾息而可不必幾十次。明朝《壽世保元》說:一呼一吸數至三百八十息為止。太多太多,常人誰能做到。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卷27《調氣法》說:彭祖日調氣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壽三百六十歲。


(七)練習胎息養生法應有“五心”

大凡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風雨寒暑疲勞寒濕過度,喜怒不節,飲食不調,居處不適,大驚小怪等原因,從而導致了氣血分離,陰陽衰竭、經絡閉塞、脈道不通、陰陽逆亂、五氣滯留、經脈空虛、氣血循環、紊亂於是人體就失去了正常的平衡狀態。要想不生疾病,生命更好地延長一些,首先就是練習胎息法,練習此法必須要存「五心」。

l.恆心:胎息養生法簡單易行,坐臥均可,所以要持久不變固定時間練習,也叫持之以恆。

2.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的結果一定能夠實現,要滿懷信心去學習。誠心誠意,刻苦努力,每天花一些時間才行。

3.耐心:萬事都不能操之過急,萬事開頭難,不能怕麻煩,別人說什麼我不管,一心練習,健康長壽。

4.決心:想練看準胎息法比較好就要拿定主意不能猶豫,不退縮,下定決心就一定能成功。

5.靜心:練習時要安定不動,風平浪靜,沒有聲響,清靜安靜,排除一切思慮,一心一意地練習。

只要你按以上「五心」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成功,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達成!從現在開始不會晚,過百歲而終才是人生願望。

(八)練胎息養生法如何掌握“三度”

任何事物都有個度和量的問題,胎息養生法也一樣,這裡有個“度”的問題,就是力量,經王先生長期練習體會,總結起來,分為“三度”,現介紹給大家作參考。

1.輕度。在有空的時候或忙中抽空時就練習幾分鐘或半小時,或每天早上練輕度晚上練重度,或是晚上練輕度早上練重度。冬天在被窩裡也可以練輕度,一運氣胎息即起動,或說不運氣照樣練,為什麼?因為你一天24小時都在胎息狀態中,想什麼時間練就什麼時間練,胎息自動隨著節奏運動。

輕度方法是力度小而輕,微微運動,細雨綿綿似睡非睡,眼睛微閉,平心靜氣,按先天經脈循環路線運動著,你會有一種夢境一般的享受,有時還打著呵欠,真像是神靈歸體流下幾滴眼淚。胎息帶給你微妙而神奇。可修練中你可以想像美好山川之美,流水見底,清山綠水,鳥語花香,想你高興的事,邊想邊練,奇妙無窮。如果你不想哪更好,心無雜念地練習,你隨時可以停下來。這種練習方法消耗能量很小,輕度練習可以修身養性,適合那種溫柔個性的人。另外這種輕度運動特別適應眼、鼻、牙齒嘴部位的運動,如老花眼、青光眼、近視、遠視等一切眼疾。

2.中度。這種力量掌握在說輕不輕說重不重之間。你可以有意地控制這種強度,因人而異,達到微微想出汗手足心發熱或清涼感覺即可,沒有輕度那種細雨綿綿,也沒有重度那種雷聲和翻江倒海般的波瀾壯觀。

3.重度。除掌握不要過火外,你可以有意識地去調整這種力度,象發動機啟動的油門,由輕到重;象汽車在寬廣的高速公路上行駛,油門隨具體情況而定;象鳥兒在天上任意飛翔。隨著胎息的動作,腹內的肝腸肚腑都在運動,當胎息運動象火山焰漿,象泉水一樣翻動時,即拉動任督二脈帶動十二經脈在按序地運動著,在隨息的過程中隨著力度的加大,你的氣喘會變得粗快,頭部、手、全身出汗,氣到那個部位或者說穴位,那個部位就清涼舒適,根據自身情況直到大汗淋漓。這種感覺輕度練習法是無法體驗的,只有重度練習法才能達到如此效果。

十幾分鐘至半小時練習結束後,最好要補充一些水份,喝一杯牛奶或茶水。汗出即排毒、解毒、氣通則血通,血通則百病皆除。練習胎息養生法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壽就是這個道理。對於重度的練習,本人認為不是每次都這樣大汗即出,可以適度掌握,汗出即停,汗出多了也消耗體力,這樣有利於健康。任何事情都不能過火,請適度掌握,從而達到最佳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